![]()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社會時事發言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45)
- - 大巨蛋停擺如今變廢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3520)
|
---|
引用:
未按圖紙施工?就講了呀…變更是合法的呀… 那你說五大弊案,是再說什麼鬼話? 現在是不成了,成了不就勒索了… 還有,這是BOT案,你市府不是業主呀。 |
引用:
你跟一個157粉說這麼深奧的理論,他哪裡懂得,反正腦袋裡已經認為遠雄是惡,157是善 所以157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什麼法律都可以拋諸腦後 或是根本沒有在外面走跳過的,以為合約簽好,單方面要怎麼改就怎麼改,不用對方同意的 :tu: :tu: :tu: :tu: :tu: 七大公安標準若當時沒有在簽約跟營造時的法規內,去到法院,157肯定要輸到脫褲子 這也是為什麼一場鬧劇過了一年多幾乎回到原點 有腦袋的請自行思考 157要用七大公安標準去逼遠雄就範,請問這七大公安是市府內行之已久的法規嗎, 還是因為是要對付遠雄,而另外生出來的標準,而這標準有經過相關機構的認可嗎?? 還是157就是個天皇老子,想怎樣幹就怎樣幹?? 若是另外的標準,有跟遠雄協調商量嗎,還是因為你是主管機關就可以這樣惡搞?? 若果要這樣惡搞,真的上了法院,157站的住腳嗎?? 回過頭來說,若雙方在簽約時,有所謂的公安標準,也都寫入合約書內,那遠雄不作為被停工無話可說 但不能蓋到一半,就自行訂定另一種的公安標準,強硬的要對方遵守 不遵守就要對方停工 還有人在那跳針說遠雄不按圖施工,若真的不按圖施工,157不是很痛恨大雄嗎 怎麼拖了這麼久還不解約,幹嘛還要給機會 一場鬧劇演到現在,竟然還有人認為157真的是為了市民的安全著想 :tu: :tu: :tu: :tu: :tu: :tu: :tu: 從一開始他就是只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著想 所以主打遠雄或是主打五大弊案以為可以讓自己的聲望跟滿意度維持高點 從而掩飾自己市政搞的一塌糊塗,結果沒想到滿意度節節下降 想想157上任一年多來,搞了什麼好市政出來就知道 |
我只是在問被勒令停工後,遠熊去行政法院提告,法院終判了沒?勒令停工是否合法?至於其它的議題都是⋯⋯⋯⋯⋯假的😱
|
根本就是柯P和趙董密室會商為9月8號解約解套,
結果就是一切回到原點,柯P要想解決就馬上解約吧, 反正伸縮頭都要一刀的. |
引用:
第一個台北市政府被查封的歷史定位 已經有人囉 :D :D |
引用:
好冰冰貼錯圖被酸是應該的, 但是他做時事評論不涉及公眾利益, 搞錯不用賠錢. 林洲民拿100年的圖來批102年核准的建案可是會賠大錢, 也難怪被釘到翻過去了 |
引用:
你是說102年的"變更設計內容僅開放空間景觀變更及整體結構柱位,未涉及平面隔間調整" 那次變更嗎? :rolleyes: |
引用:
所以行政法院到底認定那ㄧ版的核准圖是真的,至於七大公安,應該是進了刑堂審查時,再來討論標准合理與否,市府操作過度,被遠熊抓到把柄,拿這些來猛打猛酸,怨不得人,一下被酸無形結界跑不出去,一下子又5棟一起著火,遇到世界末ㄖ |
引用:
這個版其實也討論很多次了, 從標題寫的停擺到現在已經都復工了, 這停工問題所在也就不言可喻. 期間大雄也不過就是把該申請的請一請, 堅持守法而不是北市內規, 完全沒退讓什麼. 目前簡單來說, 很多人支持或者眾多人指謫巨蛋的問題 1. 未按圖施工 2. 公安有問題 3. 沒給權利金 4. 不能打棒球 我歸咎很多講法都是在上面幾個打轉, 而多數都是講1 & 2, 但我總覺得3 & 4才是一開始被市府鄉民喊弊案的原因. 而現在大雄送件是解決1, 2還在等台建審, 實在看不出當初市府非得要求停工的原因 |
引用:
有時是同一個問題,有時是不同問題. 一開始印象中是2. 也就是日本人搞的模擬. 用模擬結果狂打大巨蛋興建有問題,不安全,設計亂變更, 但後面似乎默默地變成 1, 找煙囪龜裂,找捷運裂痕, 最後把未照圖施工當作停工的原因, 如果把原圖拿給日本人軟體測試,就肯定會通過嗎? 若也不會通過,那照原圖施工也無意義, 但吵架時就會12混在一起說, 接下來又把1重新再發展,變成新的公安問題, 樓梯不對,容留人數一定要下調, 那原圖就不用調整容留人數嗎? 似乎也不是這樣. 現在又回到如果照原圖興建就可以? 七項公安又變成"建議標準"? 這種轉折連懶人包也很難寫. 讓我們這種老百姓跟不上. :cry: :cry: :cry: :cry: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