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又一個信教信到往生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6003)
|
---|
科學、玄學是一種人類的解釋描述方式
人類現在的說法就是:已經搞懂的事物被歸類成科學,還搞不懂的事物被歸類成玄學 若說按目前人類的邏輯來說的話,比較符合邏輯性的說法會是 →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 但我也不會貿然去推翻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的這一種說法 雖然說、我覺得這種說法看起來似乎比較不符邏輯....... |
根據物自體 . 人類從未認識任何事物的本質 . 管你科學 . 宗教 . 玄學(哲學 . 清談之論 . 冥冥之中的想像 . 歪七扭八 ....)
根據文化歷史 . 人類對事物的所有認識是自以為的 . 處於黑暗摸索狀態 .... 摸到什麼認為是什麼 拐個清純咩去暗房 . 拿根豬肉攤買的香腸給她摸一下 . 就知道了 ...... 科學 . 宗教 . 玄學 . 都是有理的 . 有認識的 暗房摸香腸的清純咩之所以誤解也是因此 . 她在追求認識之理 . 是人因不是事因 .. 懂 = 理性邏輯 = 秩序觀的 . 屬於人因而缺失的 東方哲學叫道可道非常道(其一意涵) ...... 道德經之所以成為翻譯語種最多的典籍 . 超越聖經 正是其揭露了人類認識的侷限 ..... |
引用:
科學沒有辦法的時候 尋求玄學 祈求奇蹟 都是人之常情 祝早日戰勝癌症 |
引用:
宗教的功能只有心靈慰藉 重點是神真的存在嗎? 即使存在也是能力有限 如通靈者說,也許他們只是高級的靈體而已 世界各地常有天災人禍及戰亂 記得新聞報導過,烏克蘭人信仰基督教為主 被老俄蹂躪了幾年,虔誠信徒問神在那裡? 911恐攻時,美國人也問過同樣問題 更不用說信徒患上不治之症,求神有用嗎? 聖經不是記載很多神蹟 怎麼到現代通通沒看到? 還有粉紅超跑出巡,鑽轎底的,或是超跑故意回頭刻意跑去加持 這類報導年年都看到 問題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有跟進後繼,被加持過的有康復起來嗎? |
說到流傳下來的一些經典與史籍,有些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可能已經被後人給修改了部分內容
這一來、也造成了後人的解讀可能與原意產生極大的差距 在往後的未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後人可能會越來越難分辨真相 就比如、有人提到的道德經,轉貼兩個連結給大家看看 道德經-帛書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360971 马王堆帛书《道德经》原文加白话 https://www.yuanjuechan.com/2020-10...njiabaihua.html 另外說點個人的看法 道德經與金剛經、某些部分說的東西很相近....... |
1. 與道德經最近義的是拔除薩滿泛靈的信仰 . 如儒的天命論(同期也同屬中華道統)
哲學的不可知論 . 物自體 . 自然律 若轉為對物的理性認識 . 應以自然科學為代表 . 尤其是物理 ..... 金剛經 . 太唯心 2. 人類歷史萬事萬物的轉易 . 消失本來 . 重造重塑 .... 是必然的 創造力與因人而異 . 因地制宜 . 因時代變動 人類發展本就不根據本來的 . 原始的 . 初創的 .... 是根據功利價值 引經據典若不是訪古索引知識歷史 . 就是自關象牙塔腦袋打手槍 科學精神不鼓勵這般的求知精神 . 因其來自懷疑論 反而鼓勵仿冒山寨 . 以改進本來的. 原始的 . 初創的 ..... 如教育學習 . 不斷繼承前人經驗再檢驗與更新 包括批判 (批判得先瞭解對象 ~ 知彼 . 同理 . 也就是繼承山寨仿冒 . 才可成立批判) 宗教解釋權 => 伽利略 => 牛頓 => 愛因斯坦 => 普朗克 . 是科學史的例 宗教上就原始佛教與當代佛教莫大差異 + 一本聖經幾頭宗教巨獸 政治上就民進黨的演變 ...... 人類歪曲事物本來包括變更經典的能力與創造力是同一種能力 同理心只能同理無法同人 . 詮釋經典也是一樣的脫離作者立場以虛擬代之 既是虛擬 . 山寨仿冒 . 當然有差 . 包括作者與所有讀者 原音不會重現 . 歷史從不再現 . 純粹閱讀並不與作者交流對話 ...... 反之 . 那都是浪漫情懷者的過頭話 經典是拿來超越的 ........ 它猶如階梯的某一級 . 不是要人在那一階獃著不走 . 是要人踏著該階往上進階 |
對一個學生來說,這些東西就像是一本參考書
但是拿到書、就知道正確的答案了嗎?? 首先、拿到的這些書裡面的內容有沒有被惡意竄改過,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在現代來說 而且在書裡可能並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 這些 "書籍" 也只是在傳達人們一些知識、或說是解答、或說是了解事物的本質或真相也罷 其實無所謂超不超越,而是讀的人能不能理解....... |
文本 . 其本質是工具 . 不是文本描述的那個對象
也就是說文本既真實事物的虛擬物 . 仿冒品 . 山寨貨 . 分身 它能記錄描述彰顯傳播真實 . 是因它不是真實 . 可易性大 詮釋學成立的價值 . 便是降低與承認文本的可易性 歷史從不再現 ..... 學子研究者知識家如何正確接觸文本 . 獨立思考客觀思考遠遠不夠 . 因那是詮釋學的課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87%8B%E5%AD%B8 引用:
太深 . 不是學哲學的鬼才能懂 :laugh: 硬要學 . 天賦不足者將成天頭殼撞牆那麼痛 :laugh: |
引用:
請問,翻譯了多少的典籍,有統計數據嗎? 謝謝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