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JK羅琳PO文質疑林郁婷性別 體育署長駁歧視言論力挺台灣女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9367)
|
---|
花式撞球?
英國球后費雪顛峰期也打不贏台灣男子甲組,可能乙組就夠打了,職業男子選手的話根本不用想。 目前世界排名第1的撞球女將也是台灣人周婕妤,有疑慮可以問他。 |
引用:
不過同性戀的成因有很多,未必都是染色體異常。 我個人估計可能佔20∼70%(純粹是猜的,數據太少) 再加上有些輕微的,也許終生不知自己染色體異常,正常成長也沒同性戀傾向,直到參予體育活動之後才知道的…… 兩者合計大概佔總人口數約3%∼10%,當然這還是猜的。 |
引用:
我以為撞球是高度技術性的運動 跟體能有這麼大的關係? :confused: |
引用:
我覺得這不重要吧 人家的隱私 真要說 就是她下面的真實發育狀況才會影響她的人生 當然現在可以領養啦⋯ |
引用:
網上看到沈大佬的評論 他的說法是變性人沒什麼好爭議,就是不公 可是這類雙性染色體異常就很複雜 可能出生後才知道,這類人佔的比例有多少? 長大後熱愛運動的又不多,熱愛運動又參加正式比賽的更少 補充一下他的說法,再加上還參加拳擊更少之又少 既然佔比例很少,當然沒有人去研究這類人體力是否高於一般女性 自然沒有醫學上的數據 女生要不是個性男性化,會喜歡拳擊應該是所有運動中算是少數 對女性來說,拳擊是冷門運動 自己運動生涯中遇到他們,終其一生可能只有一兩次機會奪金牌 卻被他們卡關,將心比心,倘若身分互換,想法就不會一樣 |
練拳擊很累。
台灣這種風氣不可能很多女的去練。 +9妹那個也是小時候天份就強,跟林都是家境比較不好。 學校拳擊體育隊看有才能就招進去練。 陳念琴原住民應該也不用說,從事運動事業比較有機會出頭。 |
引用:
下面是1994年一場比賽,費雪就打贏二哥 二哥就是當年世界排名第二有快槍手之稱Jimmy White 周星馳電影龍的傳人,他有客串演出,還是演自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0096yacIk |
引用:
練拳擊和舉重,很難交到男朋友 :laugh: 只能在同一個領域找 少女情懷,除非從沒想過這事,或自己早已放棄這念頭 |
引用:
不是練拳的男友,吵架打起來男方也是沒幾下就被ko 網路上有女拳手跟普通男性打的影片可以去看,真的就是揍好玩。 我們看拳擊比賽有時候覺得打得很久無聊,是因為兩邊都是連拳,有基本體能和抗揍防禦那些。才沒那樣好打出勝負或是幾拳幹趴對方。 其實覺得這門運動認真練都明顯回饋,有天份的可能練著就有成就感 台下辛苦訓練,就是為了台上那幾分鐘。 揮拳和走位都是耗體力。 |
引用:
染色體異常女性在運動員比例遠高於人口比例 記得在這邊的文就有網友po過連結 用人口數看當然少 但用該專業人口看感覺又不一樣了 就像XYY超雄性人表現出的特質是體能強但智商稍低 XY女顯然也因為相關連的因素讓她們較容易往運動發展 任何專業都不好熬,運動也是,身體上的極度疲累感很多人都會知道那個感覺 當然隨之而來身體會有回饋的爽感,但能因為那個爽感繼續運動的人有多少? 而運動競技是很現實的東西,各種作弊手法都出來了 XY這種至少可以輕易檢測出的先天優勢自然會被拿出來講了 還是那句,妳可憐,人家就不可憐?將心比心都是要互相的 很多專業都能做很久,像股神現在九十幾歲了頭腦還很清楚 但是運動競技再厲害35歲也天花板了,還有些運動25歲就頂天了 時間壓力都在那邊,大家都有。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