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misman+++ 2018-05-17 02:18 PM

引用:
作者atheism
您報這價,沒人會買

原價屋2T組裝價1666


組裝價........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Zephyr 2018-05-17 02:33 PM

引用:
作者Mozohung
碟硬1TB 大約1500, 2TB 大約1800 今天還看到T牌1TB 寫原價1980 特價1880.懶得出門可以考慮.

SSD再觀望一陣子看看.


最新降價↘ Toshiba【桌上型】1TB 3.5吋硬碟(DT01ACA100) 網路價$1449

▼每日強檔•瘋殺特賣▼
Toshiba【桌上型】2TB 3.5吋硬碟(DT01ACA200)
《今日限定★超值狂降》
開始:05/17(星期四)10:00
結束:05/18(星期五)10:00
原網路價$1998.限時特價↘$1888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NEAL 2018-05-17 02:52 PM

引用:
作者linuxwuo
你的金錢價值觀實在神奇....

一般說買XXX的價格是不是直接買YYY就好了

是指XXX及YYY售價很相近的時候

三星970 512GB 未調降價格大約一萬多一點

intel 900P 480GB可是要2萬多

買三星970 512GB的價格你還買不起900P 280GB版本

雖然三星一如往昔開價驚人,但跟intel 900P比還差的遠,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檔次的東西

(905P還沒上市就不評論)


哈!我沒有注意看容量,想說240G以上都夠用了,所以才想說兩者價格差不多,但900P IO效能和TBW更好。

MAXX228 2018-05-17 03:48 PM

引用:
作者Zephyr
因為現在可能還有不少人 ,SSD 的效能只看循序速度這一項 ... :think:

想到的可能原因 1.同價位帶容量較小 2.沒有 M.2 介面


無誤 一般人只覺得哇跑三千多一定比兩千多快

那天optane SSD出了 2280 M.2 的容量512∼1TB我一定買一個

vn514026 2018-05-17 04:17 PM

引用:
作者NEAL
哈!我沒有注意看容量,想說240G以上都夠用了,所以才想說兩者價格差不多,但900P IO效能和TBW更好。

900P個人用.....你是想要還是需要?
想要是只看到軟體跑分高就爽,廠商spec IOPS高就爽
需要是指工作場合有APP會實際用到,例如compile code,資料庫多人存取etc
如果你只是想要,偶會建議三顆星960 EVO就好,跑分數字也夠好看,一般人使用的多數APP效能不會比較差,價錢又比較實惠。

SSD TBW一般人也用不完,舉偶自己為例吧,個人用BX100從2015/12月使用到現在寫入量是10.1TB,以這耗損速度再過10年偶都用不完TBW。

NEAL 2018-05-17 05:51 PM

引用:
作者vn514026
900P個人用.....你是想要還是需要?
想要是只看到軟體跑分高就爽,廠商spec IOPS高就爽
需要是指工作場合有APP會實際用到,例如compile code,資料庫多人存取etc
如果你只是想要,偶會建議三顆星960 EVO就好,跑分數字也夠好看,一般人使用的多數APP效能不會比較差,價錢又比較實惠。

SSD TBW一般人也用不完,舉偶自己為例吧,個人用BX100從2015/12月使用到現在寫入量是10.1TB,以這耗損速度再過10年偶都用不完TBW。


我寫的code頂多就openwrt那個程式碼長度,幾十MB以內而已,不多啦,Compile時我都放到tmpfs去跑,主機上的32GB RAM切出來就夠了,用不到900p這等級。

我前文的意思是如果一樣花一兩萬買SSD的話,我會選擇買900P,因為我個人很在意IOPS和TBW,跑分和連續傳輸我覺得不是很重要,畢竟我電腦裡沒什麼影片或大檔要傳輸。

如果真的要實惠的話,我還是會等IMFT的XPoint降為5000元級主流價格再換,目前的Intel 750和之前的SM951我都覺得很快很滿意了,再換一定是XPoint這種下世代技術,同樣的MLC/TLC沒什麼興趣了。

vn514026 2018-05-17 06:02 PM

引用:
作者NEAL
我前文的意思是如果一樣花一兩萬買SSD的話,我會選擇買900P,因為我個人很在意IOPS和TBW,跑分和連續傳輸我覺得不是很重要,畢竟我電腦裡沒什麼影片或大檔要傳輸。

如果真的要實惠的話,我還是會等IMFT的XPoint降為5000元級主流價格再換,目前的Intel 750和之前的SM951我都覺得很快很滿意了,再換一定是XPoint這種下世代技術,同樣的MLC/TLC沒什麼興趣了。

這樣看起來,其實你是想要900P而不是需要 XD
買顆TBW、IOPS數據高的SSD會讓你心情愉快。偶二十歲年輕的時候看到SPEC規格就會爽,這種心態偶懂 XDXD

個人應用場合諸如Steam遊戲庫、Firefox開啟、Outlook存取這些APP,900P實際驗證過都不會比一般SSD來的快,一般個人APP無法善用900P的IOPS。總結來說用不到的IOPS本質上就只是好看的跑分數據...另一方面偶理解人類的爽度無法用金錢衡量。

TBW ... 900P還有別的優勢諸如不須TRIM、Garbage collection、Wear leveling etc但這些都是企業多人大量存取資料才能體驗出的優勢,一般個人應用場合900P TBW也是爽度

NEAL 2018-05-17 06:27 PM

引用:
作者vn514026
這樣看起來,其實你是想要900P而不是需要 XD
買顆TBW、IOPS數據高的SSD會讓你心情愉快。偶二十歲年輕的時候看到SPEC規格就會爽,這種心態偶懂 XDXD

個人應用場合諸如Steam遊戲庫、Firefox開啟、Outlook存取這些APP,900P實際驗證過都不會比一般SSD來的快,一般個人APP無法善用900P的IOPS。總結來說用不到的IOPS本質上就只是好看的跑分數據...另一方面偶理解人類的爽度無法用金錢衡量。

TBW ... 900P還有別的優勢諸如不須TRIM、Garbage collection、Wear leveling etc但這些都是企業多人大量存取資料才能體驗出的優勢,一般個人應用場合900P TBW也是爽度


對呀!所以我才沒換900P。

我之前為了LED光害電路,明明自己設計實作很容易,結果還是先後買了EVGA GTX1080 FTW2和 ASUS ROG GTX1080Ti,可是遊戲最新的只有巫師2和Doom,而且也沒空玩,最後只好學CUDA和TensorFlow來發揮價值,已經夠蠢了 :laugh:

Zephyr 2018-05-18 09:16 AM

引用:
作者vn514026
這樣看起來,其實你是想要900P而不是需要 XD
買顆TBW、IOPS數據高的SSD會讓你心情愉快。偶二十歲年輕的時候看到SPEC規格就會爽,這種心態偶懂 XDXD

個人應用場合諸如Steam遊戲庫、Firefox開啟、Outlook存取這些APP,900P實際驗證過都不會比一般SSD來的快,一般個人APP無法善用900P的IOPS。總結來說用不到的IOPS本質上就只是好看的跑分數據...另一方面偶理解人類的爽度無法用金錢衡量

TBW ... 900P還有別的優勢諸如不須TRIM、Garbage collection、Wear leveling etc但這些都是企業多人大量存取資料才能體驗出的優勢,一般個人應用場合900P TBW也是爽度


其實很多時候人的消費行為 ,主觀的心情因素所佔的比例可能比客觀因素還大的多 ... :think:

所以如果是在經濟許可範圍內 ,個人反而建議選自己覺得好或可以讓自己覺得高興的 :p

卡拉 2018-05-18 01:16 PM

1個附加檔案
終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顆SSD,桌機很久沒買硬體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