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今日確診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5812)

GOLDHAN 2021-12-10 10:56 A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你真的想太多了, 我還看過中研得出來問業界什麼金屬處理要怎麼辦的.

這不是否認很多技術與知識是中研起頭後業界受惠, 而是說人與人不能同等而論.
不是從中研出來就個個都是高手或至少有一定的專業理解, 很多只是SOP人而已.
.. 但我不好再多講SOP什麼了.

我是真心認為SOP把本就平庸的人變得愚蠢, 越來越少思考真正知識與技術.
越來越多思考一些流程以及怎麼做來防備的手段, 也就是"過程爭鬥"的進化~

SOP不是能獨立的東西, 而是底線而已.


不動腦一直堅守標準作業流程 結果就是不可能創新也不可能改善掉流程

大家都知道這道理

但你也說了 SOP其實就是底線 至少要保持這品質

在緊急應變上遵守SOP 至少可以將傷害控制住

況且SOP是可以改善是可以進化的也必須與時俱進的

SOP也是在大量生產、作業時維持品質最簡單最可靠的方法

所以我是不會因此就否定掉SOP的重要性

cys070 2021-12-10 11:54 AM

討論那些可能也沒用
光講病毒株就對不上
到底是老鼠咬還是在外面中標,可能也查不太出來
只知道打兩劑疫苗還是中,然後CT值低可能發病沒很久

oversky. 2021-12-10 11:56 AM

引用:
作者ycli6921
一直被老鼠咬 會有心理陰影吧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案16816為25歲女性,在中研院基因體研究室當研究人員,已於6月28日與7月26日接種過2劑莫德納疫苗。她於10月15日在實驗室被染疫的老鼠咬傷,當時快篩陰性,之後就沒進實驗室操作,11月19日在P3實驗室再度被染疫的老鼠咬傷,但這次沒做快篩,11月26日開始有咳嗽的狀況,12月1日頻繁咳嗽,12月4日打噴嚏流鼻水,12月8日嗅味覺異常,因此去診所,也買居家快篩檢驗呈現陽性反應。12月9日男朋友騎摩托車載她到醫院就醫,轉介到忠孝院區採檢PCR陽性,Ct值15.17。


足跡還沒列出診所,這也應該清消。

LDSKINGII 2021-12-10 12:16 PM

引用:
作者blair
所以會不會真的變成「曾任」了 :flash:
今早才看到後續,那妹妹離職了 :ase

至於傳出被老鼠咬,那老鼠是Alpha英國株但驗出Delta?但Delta 症狀沒嗅味覺異常這就神了

hendry2002 2021-12-10 12:27 PM

12/3離職 離職後才確診

我猜是沒有照SOP走 被感染後怕被罵

就先辭職 再去做PCR

很爛的一個員工

:tu: :tu: :tu: :tu:

NT-MAN 2021-12-10 12:30 PM

引用:
作者ycli6921
已於6月28日與7月26日接種過2劑莫德納疫苗。

..... :think:

cjan. 2021-12-10 12:40 PM

中午新聞有示範 P3 防護衣穿脫程序,手套是兩層。
會被咬還兩次,難道跟老鼠有仇。

GOLDHAN 2021-12-10 12:41 PM

引用:
作者cys070
討論那些可能也沒用
光講病毒株就對不上
到底是老鼠咬還是在外面中標,可能也查不太出來
只知道打兩劑疫苗還是中,然後CT值低可能發病沒很久


釐清感染源之前還是乖乖戴上口罩多洗手最要緊

目前是猜測 應該還是在實驗室中感染 但跟被老鼠咬沒關係
(接觸者目前出爐都陰性)

如果看她對症狀的機警程度跟就醫方式來推論做事嚴謹程度

覺得在風險高的病毒實驗室中被感染也是有可能

LDSKINGII 2021-12-10 12:50 PM

94人送檢疫所隔離80人PCR陰性,兩人有症狀
https://youtu.be/-11XErfWT6w

冰的啦魔王大人 2021-12-10 01:37 PM

我覺得進度條進行到這裡有一個大問題,
就是在外國已經發現很多動物身上都被驗出了新冠, 這類新聞很多,有的在動物園有的是野生,
也就是如果發展變成人畜共通, 就會變得很難防,




但, 她說被老鼠咬? 這到底是在開什麼玩笑?
還是不好意思說到底跟誰 咬 ? 生肖屬鼠的某人???
:stupef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