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音效卡之王」Creative創辦人沈望傅逝世,享壽67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0090)
|
---|
1394穩定是穩定,能實作的東西也很多,
除了上述一些應用外,還有影音擷取等功能, 只不過在進化到1394B時期用了不同的纜線、接頭, 又產品都特別貴的情況下,也算是玩死了自己, 甚至是連主推1394的apple也在後來也以USB2.0取代了1394, 到最後一些相機、DV都只提供USB介面, 又一個劣幣逐良幣的例子, 不過沒辦法啦,當能以低成本做到相同功用,速度不會差太多, 普通消費者當然是買便宜的... 看到目前Thunderbolt,有點會步向1394的後塵... 因為那設備、線的價格真的有些高不可攀... |
引用:
TB4跟USB4相容,應該是還好, 而且如果會用到40Gbps或100W的傳輸,線材品質自然會需要好一點。 |
不覺得 USB 跟 1394 兩者是劣幣逐良幣的關係
1394 早期在全雙工高併發有性能優勢 可是 USB 2.0 以後,這優勢就沒那麼明顯 USB 不穩很多都是晶片跟驅動問題 要穩定,早期很多人都會買 NEC 的 USB 擴充卡 這個就真的很穩定 如果是要接 DAC 也有等級更高的時脈震盪器擴充卡可以買 |
引用:
ZS的相容性問題我也有遇過,都是開機時"偶而"裝置消失沒抓到 必須重開1-2次電腦才會出現。換過兩個世代不同張主機板結果都一樣, 所以是原廠設計問題。 Creative的音效卡沒事的時候用起來爽度很足, 但是遇到小毛病只要不是故障我也就只能當成無視"正常" :D |
引用:
可是一般使用者,在主機板上通通內建了6~8port USB2.0 3.0的情況下, 要因為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穩定性問題而去額外插NEC的卡, 不多人會去做啦,因為那張卡不太便宜,2~4port就要好幾百元。 雖然當時不少晶片組的USB1.x 2.0的相容性真的很不好, 很有名的就是nvidia 的nforce2...接上特定晶片的硬碟外接盒居然會遇到衝突, 版面上應該有討論的歷史紀錄... 至於我說的劣幣逐良幣,1394跟USB其實都是互相競爭的關係, 1394還比較穩定,且傳輸速率真的快不少, 記得當時我朋友有一個有USB2.0 1394A的外接盒, 雖然規格上是1394A 400Mbps vs USB 2.0 480Mbps, 其實傳輸速度約莫是4xMB/s vs 30MB/s, 就知道USB2.0還是比不上1394...只不過在當時的應用場合, 這種速度已經夠用了,重點是便宜... |
引用:
我當時是用外接硬碟養驢,1394真的比USB穩定的多, USB很容易就找不到磁碟,或是出現一堆錯誤片段。 :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fEdFxhR_Q
來回味國中買Live參加創新辦的抽獎抽到的這個四聲道創新喇叭 但現在回頭看 這聲音真不是一般的糟糕啊 體積是小 但聲音也是成比的爛的 只是國中那時候被電腦雜誌介紹 還以為這個很棒 後來還改名叫做FPS1000的馬甲 |
引用:
SoundWorks的東西應該不差啊!? 我後來用MegaWorks跟GigaWorks系列體驗都不錯。 |
引用:
早期的PC喇叭, 因為受限於用途、體積,又太注重低頻音量(是的,就單只音量)的表現, 那音質都不會好到哪去, 不然怎麼會被那群玩放大器的玩家說PC喇叭都是玩具... 真正音質好的PC喇叭,大概就是近15年以來的事了, 一系列用光纖、同軸輸出,外接解碼器+放大器等玩法, 等到輸出品質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後,PC喇叭廠也慢慢的往上進展, 才有音質方面的改進。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