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開箱簡測】ineo M9 銅管火箭砲 M.2 NVMe SSD 2280 散熱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1200)
|
---|
【開箱簡測】ineo M9 銅管火箭砲 M.2 NVMe SSD 2280 散熱器
最近因應新平台的SSD插槽配置,儘管主機板多有配置平面的散熱
裝置,但總覺得對於我的習慣拆裝顯得麻煩,就想再來找幾個第 方散熱器來試試。 在國外網站看到這個散熱器,覺得蠻特別的造型,是少見還可以 調整風扇或導熱方向的SSD散熱器,不囉嗦,直接來一個試玩。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包裝是近期買過的SSD散熱器中算精緻的,整個外盒以黑色系為 主,品牌名稱及型號分列四角處。 側標陳列的這款散熱器的四大特色,包括支援PWM的30mm風扇、 6MM的熱導管散熱機制及可調整角度的機制。 外紙盒底部顯示產品規格,也針對SSD散熱的特色多加描述。 打開紙盒上蓋,對內部陳列的清爽整齊感到訝異。之前測過幾款 的SSD散熱器,內包裝不少是很隨便擺設。ineo還特別為了螺絲起 子設置一隔間擺放,線材的整理線不是常見的束線,反採用的是 可重複使用的魔鬼氈。 將所有的配件拿出來,說明書正面標示此款散熱器只適用於桌機。 白色配件包裡另有保證卡,固定螺絲及兩片0.5mm厚的導熱墊。 從熱導管後角度觀察,散熱風扇外圍不是封閉式,而是納入圓環 輻射式散熱觀念,希望可以加快降溫的效果。 將散熱器底座卸下,熱導管很平整的貼合在散熱面。 根據原廠說明書,散熱器熱導管藉由溝槽機構設計,可提供向左 或向右的傾斜,以配合安裝環境。 安裝環境一:如果主機板的M.2安裝處像這樣還算空曠,採標準直立式。 安裝環境二:如果主機板的M.2安裝處周邊有擴充卡,可以稍微調整角度。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oArt X870E-Creator WIFI BIOS 0505 CPU: AMD Ryzen 7 9700X RAM: Team DDR5-7200 RGB 24GBx2 OS SSD: Samsung 990 PRO with Heatsink 2TB SSD散熱器測試組: ineo M9 SSD Cooler Heatsink SSD導熱墊: LAIRD Tflex 300 1mm 厚度 Case: Corsair CARBIDE 678C OS: Windows 11 Enterprise 23H2 64-bit 首先測試的環境是上述安裝環境一,SSD散熱器四周都很空曠 剛開機的冷機狀態,CrystalDiskInfo顯示SSD初始溫度為攝氏32度。 室溫背景在封閉機箱連續性高壓負載頻繁讀寫測試,透過軟體抓到 的最高溫度為攝氏53度。 自高負載壓力測試後將電腦靜置,觀察散熱器降溫過程 靜置約一分鐘後,顯示安裝環境一的SSD溫度降至攝氏44度。 靜置約兩分鐘後,顯示安裝環境一的SSD溫度降至攝氏42度。 靜置約三分鐘後,顯示安裝環境一的SSD溫度降至攝氏41度。 再來測試的環境是上述安裝環境二,SSD散熱器四周有擴充卡干擾,須 折彎部分角度安裝。 剛開機的冷機狀態,CrystalDiskInfo顯示SSD初始溫度為攝氏36度。 室溫背景在封閉機箱連續性高壓負載頻繁讀寫測試,透過軟體抓到 的最高溫度為攝氏64度。 很顯然的,若M9安裝處四周有擴充卡太貼近時,即使可以調等風扇 的角度,但因輻射的散熱處風道可能還是有部分受阻,導致最高溫 度很明顯的拉高。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足夠風流空間環境下,搭配Gen4x4 SSD的壓制廢熱效果得以壓在60度以下。 2. 提供多角度的安裝調整方式,擴大了使用環境的彈性。 3. 外包裝設計風格及內附十字螺絲起子,均可見到廠商設計的用心。 4. 原廠的包裝、設計及配件完整,同時提供保固卡,算是較少見。 缺點 1. 若散熱風器附近有擴充卡太貼近,可能會影響散熱風道排熱,導致運作溫度上升。 2. 僅支援M.2 2280長度,未能支援到M.2 22110長度或稍短點的M.2 2230長度SSD。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