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天堂樂園
導演好像是一對兄弟 用類似dogma的手法拍攝
|
我本來也以為是類似Dogme的拍攝手法, 但是看到台大椰林電影板bmet兄的詮釋, 才恍然大悟, 以下轉貼自他的文章:
發信人: bmet@Palmarama (牛頭犬) 站內: Movie
標 題: Re: §《美麗蘿賽塔》§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Sat Jun 3 15:48:49 2000)
==> Marchclub (嗶吱--超級大花痴) 提到:
> 導演是仿傚 拉斯馮提爾 那Dogma的拍攝手法
> 你沒看過[白痴]喔..更晃....
> 有人看到真的去吐....
> 我是已經有心理準備,且受過[白痴]的訓練,所以覺得蘿賽塔還好...
說達丹兄弟仿傚Dogme逗馬導演們的手法,可能是有點糟蹋了他們,
達丹兄弟會採取手提攝影來拍攝劇情片其實是源自於他們拍社會紀錄片的經歷,
而偏好以新寫實主義的風格來拍底層社會,
這其實和目前所看到的逗馬影片有相當大的距離,
(逗馬影片的簡樸是為了強調劇情的衝突性與張力,
而達丹兄弟的簡樸是為了淡化劇情性,而讓影片沉緩隨性生活化)
就去年幾部在坎城風光得獎的作品看來,除了《我的母親》以外,
其他像《美麗蘿賽塔》、《人,性本色》及獲特別獎的《情歸何處》等,
都很顯然是評審團對劇情電影越來越像是「影像小說」的執迷,
所提出的幾帖解毒劑,
這幾部片都已經不屬於說故事的那類電影了,劇情分析也都顯得空泛無意義,
沒有錯綜複雜、意境深遠的劇情線可以追,
沒有清楚簡單的角色可以定位,盡是些平淡瑣碎的片段,
說一個可以一語道穿的故事,對於把電影當速食小說看的觀眾當然是一大折磨
(包括我自己也是)
不過這樣的電影卻提供了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影,
它可以是純粹生活化,而讓你有親身介入的錯覺、
它可以是哲學性的、心理性的,而讓你能藉此挖掘自我
它更可以是美學的、旁觀的、論辯的,讓你反覆地琢磨思考...
這樣的電影並不只是告訴觀眾一個故事、一個理念,
反倒是邀請觀眾一起在影像中探索,得到另一種的娛樂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