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Zuchen
嗯...
看起來也就是說CPU跑"爽WU"時,PPD/Watt可以比GPU跑"雷WU"時好看一點

但是除此之外都還是有一段差距
眾所周知,雷WU和爽WU的差別很大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不重視CPU的運算力
從前年5月我加入WCG後,只要電腦是放在不用擔心電費的環境下我都讓他全速運算
跑到現在雖然不算很前面,在全球排名也已進入前三千名了

相較去年11月才加入的F@H,全球排名仍然在兩萬多名,還有好一段路要追趕
可見跑的長久才是王道


跑分散式運算總積分要高, 當然還是要靠時間的槓桿, 差一年還是有差啦~

選擇運算器時, 與其看需要時間加乘的積分排行, 不如看單日日產在整個族群內的關係.

只要能堅持下去, 日產排行就是長期積分排行的縮影.

如果你去記錄你的 日排名爬升速度 就知道你在F@H的進展可是要比WCG要快得非常多.


F@H 用GPU要日產一萬不難, 但已能進入全球單人日產500強之列! (真的不要小看自己)

以目前水準, 580萬(目前500th者積分) 萬點日產只需要兩年不到就能進入單人世排500.

但是給你三台四核跑WCG, N年也跑不進WCG世界500強.(以C2Q一般可達3.2GHz時脈)

( PS: 16核跑WCG已 嚴重卡關 在47x名, 個人經驗~ )

而且F@H還是比WCG歷史更悠久,人數更龐大的專案, 都還能取得更容易的進步.

最大的差異就是使用的運算器是完全不同級數的產分能力.

GPU進步的速度是各種運算器中最可觀的, C2D 06年初就400外頻基本盤,原廠空冷上3.2G

到目前不看i7的話, 即使65nm換到45nm仍可說沒有顯著的進步, 不過GPU已經翻過幾翻了,

長期來看的話, 相同的電力負擔下漸進升級, 仍是看好GPU當做主力運算器的優勢.
     
      
舊 2009-03-01, 10:50 AM #41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