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這個官網的聯結可以看到F@H server list :
http://fah-web.stanford.edu/serverstat.html
assign server 的確是有辨識client端的作用,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這數十台server各有不同任務
有的給SMP, 有的給GPU, 有的給PS3....etc.
WU就像是水果, 可能當季盛產的某幾種比較多, 有幾個攤位(伺服器)比較常買得到(下得到)
不過, 是不是某個攤位只能賣出一種水果, 這就要多加長時間驗證.
在這一點上,個人持非常保守的態度. 我自己不同台跑分機都是連不同的伺服器, 但我印象中
每一台什麼WU都跑過, 不限於雷WU, 就如同Zuchen兄的狀態, 總是連到某一台伺服器.
單機的PPD日產卻一陣陣的有高也有低. 故推論單台伺服器上存放有多種WU.
至於回過頭來看各個參數的意義:
-gpu 0 :單機多核下, 指定核心
-verbosity 9 :紀錄詳細log
-forcegpu nvdia_g80 :通用辨識nvidia G80以上 GPU
這三個參數顯然是跟WU沒有關聯. 原本就已經存在的, 那就剩下最近的
-advmethods :
這個參數最早(一年前)出現在ATi beta test 的討論串.
近期官網forum上面關於advmethods 的user comment:
-advmethod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ize of the WU's. What it does is give a preference to WU's that are late-beta (After the beta test, but before general release).
另一位:
All non-advmethods projects (regardless of size) were once advmethods projects, and all advmethods projects become standard projects unless they are withdrawn due to some problem.
So....有無 advmethods 參數也不會改變是否會接到特定WU. 最終都會是標準任務.
當assign server辨識出大的分類(SMP/CPU/GPU/PS3)之後, 任務包應該就是無差別執行.
而辨識的方法, 應不是靠client上的參數, 而是
靠client本身. 上面那四大分類都是使用不同client.
server上有什麼WU就丟什麼出來給client. client中參數的影響則沒有看到很solid的證據.
雖然說穿了我也不知道真相是什麼, 只能旁敲側擊的去分析與大家分享討論而已.
回歸實務面, 因為取消WU進行refresh 重拿,的確是有可能因而拿到不同種任務,
如果試得很有效, 那就很恭喜嘍, 至於能不能長期有效....可能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總之, 大家測試辛苦啦~ 目前連續破百萬日產 可要持續下去啊~
今年目標是150萬 P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