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深入點了解美國種族問題,或許可以理解印象中為何大部分美非裔美國人似乎總是充滿憤怒,認為社會虧欠他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36386
“被掩蓋的原罪:奴隸制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
引用:
長久以來,美國人傾向於將奴隸制視為一種前現代制度,屬於這個國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閡,割裂了奴隸制與美國後來成功的聯繫,這種看法對於數百萬慘遭束縛的奴隸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
歷史學家愛德華.巴普蒂斯特告訴讀者這樣一個事實:在美國獨立后的80年裡,奴隸制的擴張推動了美國的發展和現代化。短短幾十年,南方從沿海狹長地帶的破舊煙草種植園,成長為橫貫大陸的一個棉花帝國,為美國發展成為一個現代的資本主義工業經濟體,打下了重要基礎。巴普蒂斯特認為,內戰以前,美國經濟上最大的創新是想盡辦法通過奴隸制賺更多的錢。奴隸主通過強制遷移和嚴酷刑罰,強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國人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從他們身上壓榨出巨額利潤,這才使得美國能夠牢牢掌握工業革命的關鍵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場,最終成為一個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富裕國家。 巴普蒂斯特結合奴隸的口述、種植園的相關記錄,以及報紙、政客、企業家、逃亡奴隸的有關陳述,對美國歷史作了全新而又大膽的解讀。他讓讀者認識到美國霸權深處的暴力,以及終結了奴隸制的生存慾望和反抗,而正是後者,創造了支撐美國最深層次自由夢想的文化。
作者介紹 愛德華巴普蒂斯特(Edward E. Baptist),美國康奈爾大學歷史學教授。2014年,他憑借《被掩蓋的原罪:奴隸制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一書,先後獲得美國歷史學家協會頒發的 「艾弗里克雷文獎」和「西德尼希爾曼獎」。 他的另一部獲獎作品是《締造一個古老的南方》(Creating an Old South)。
|
當然也有像NBA明星球員巴克利這種,認為雖然現實的確是存在種族歧視,但非裔美國人要能自己努力走出 “憤怒->自暴自棄->犯罪吸毒墮落->被歧視->憤怒” 這種死循環的看法,否則影響下一代,繼續這個死循環。
超過77%的非裔美國嬰兒是出生在單親媽媽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