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clee
他是有好幾個號? 一時忘了切換?
我在這裡只有這個號
如果有天不小心被砍了
表示時間到了該引退
不會開個新號繼續混
|
我的想法有些不一樣,近二十年的參與PCDVD討論串的個人感受是,
「偶而」我會覺得很幸運的,遇到有佛心網友提供了我自己的能力範圍內google都找不到的一些我提問所需的資訊和解決方案,或著某些我沒想到的卻符合我論述需求的觀點(或著說,是我認同的觀點),這些佛心網友的回應內容,會成為我 再消化 之後在其他第三方討論串或個人編輯之文件的個人內化之觀點論述的一部分。
所以我會選擇繼續註冊新帳號,並且在個人能力範圍內,也不吝於把自己內化觀點之後的成果,再分享出來。
---
還是老梗,在2018臺灣的十個公投題目之前,許多臺灣社會議題,根據PCDVD以及其他許多不同論壇和其他形式的社群媒體的各種聲量,我乍看之下還以為自己的觀點論述是相對極少數,公投之後我去查閱中選會官網的計票結果,發現原來我的觀點論述百分之百是在兩倍多數的一方,我的選擇全中,我的觀點論述在臺灣現實社會足以代表兩倍的相對多數。
有些臺灣社會議題看似短時間內我被圍剿,但時間拉長,甚至拉長到公投出現了類似議題,就會看到臺灣現實社會有兩倍多數的投票人口在議題的大方向上跟我的觀點論述大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