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refs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82
Intel Core i9-11900K 8核競界 為超而狂 內涵全面 有感升級

在AMD Ryzen 3000/5000系列處理器不俗的效能表現、合理定位及價格組合拳攻擊之下,在中高階裝機市場掀起一場風潮之後,AMD明明白白讓Intel感受到處理器已不能像以往靠著擠牙膏方式來推出新產品挖玩家的荷包,這點AMD真的幹得不錯,讓個人電腦中高階處理器市場,不再是惟Intel獨尊,讓消費者有著更多且更具能效競爭力的產品可以選擇。不過這次搭配Intel 11代處理器的500系列晶片組平台,功能相較於AMD平台來說功能更為齊全,除了導入PCIe 4.0技術之外,也原生支援USB 3.2 Gen2x2,對內對外都能提供使用者更高的傳輸頻寬,同時也開放之前Intel僅在Z系列及X系列晶片組支援記憶體超頻功能,在新世代H570及B560等晶片組也開始支援的記憶體超頻功能,使用者的選擇確實更為多元了。


11代處理器高階產品

Intel在2021年上半年重點產品,就是在之前發表的Rocket Lake系列處理器產品,搭配Z590晶片組,Core i9-11900K/11900一樣與相同定位Core i9-10900K/10900桌上型處理器相較,由10C20T的運算核心降為8C16T的桌上型處理器,不過一樣採用400系列晶片組開始更換的 LGA1200 腳位。

首發的頂規i9處理器包括Core i9-11900K、Core i9-11900KF、Core i9-11900、Core i9-11900F、次旗艦Core i7-11700K及中階處理器Core i5-11600K價格分別為美金$539、513、439、422、399及262,建議售價也較上代相同定位產品價格略為提高,但運算核心數卻沒有相對增加,甚至頂級產品還稍有減少,這點只能說是就實際工藝技術考量,Core i9-11900K一樣採用14nm製程(應該確定是最後一款採用的產品了),插槽類型為LGA 1200型,支援雙通道DDR4 3200MHz記憶體,TDP為125W,為8核心16線程設計,預設時脈為3.5GHz,All Core Boost技術下加速時脈高達4.7GHz,快取為16MB,擁有20條PCI-E 4.0通道,支援16X+4X、8X+8X+4X或8X+4X+4X+4X配置。


ABT(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加速時脈技術

這代 Intel Core i9-11900K / KF 處理器擁有效能提升大絕招就是 Thermal Velocity Boost(TVB,可在CPU 溫度低於 70°C 時,自動將 CPU 的 1-2 個核心超頻至 5.3GHz)與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ABT,可在CPU 溫度低於 100°C 時,可將 3-8 核心超頻至 5.1GHz)加速時脈技術;但由於ABT對散熱系統要求較高,主機板廠預設都是「關閉」的狀態,使用者需自行在 BIOS 當中將 Intel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設定為開啟,並且所搭配散熱器要有足夠的壓制能力確保 CPU 在低於 100°C 時,透過Adaptive Boost技術將 CPU Turbo 至全核 5.1GHz 的時脈。也就是說 i9-11900K 在開啟 ABT 功能且散熱器夠力的情況下,可達到單雙核 5.3GHz、全核 5.1GHz 的超頻時脈,i9-11900K 這顆原廠特挑的高規格處理器(價格也是),相當適合懶人無腦超頻,輕鬆享受Core i9 11900K效能快感。


開啟ABT加速時脈技術

近期許多主機板也漸漸推出新版本 BIOS 完整支援Intel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11代Rocket Lake處理器產品特色及Z590平台架構



高效能及專注超頻性能產品在市場上也成為2大處理器兵家必爭之地,在新一代處理器產品幾乎都能看到主打超頻性的產品,這次研發代號 Rocket Lake 的第 11 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使用最新 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支援 AVX-512 指令、PCIe 4.0 等新功能,在IPC 效能提升也達到19% ,沿用許久的內顯 Intel UHD 630 也升級為採用 Intel Xe 繪圖核心架構UHD 750,同時更支援新的影音編碼 10bit AV1、12bit HEVC、E2E compression 與 HDMI 2.0、HBR3 輸出功能,原生 USB 3.2 Gen 2×2 20Gbps 連接埠、DMI Gen 3.0 x8 通道升級,以及完整支援第 11 代處理器的 20 條 PCIe 4.0 通道,平台整體功能相當完整且強悍,以下就透過實際測試分享Intel Core i9-11900K的效能表現。


CPU包裝及配件
CPU外包裝



原廠盒裝,Intel Core i9-11900K一樣採用LGA1200腳位,下一代據目前消息傳出似乎會更改腳位。


Intel Core i9-11900K

驗明正身


標準盒裝出貨版

Intel Core i9-11900K為8C16T處理器,基礎時脈為3.5GHz,最大加速時脈為4.7GHz(當然如果在TVB及ABT技術加速之下,單雙核可達5.3GHz,多核可達5.1GHz),16MB快取,產地為世界工廠,


外盒背面資訊

原廠3年保固。


聯強代理



奧運贊助商



磁扣設計



相當別出心裁的外盒設計







開盒及配件





CPU及說明書等,Intel Core i9-11900K處理器,並未提供原廠散熱器,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選用適當的散熱器。


Intel Core i9-11900K

Intel Core i9-11900K採用14nm製程,插槽類型為LGA 1200型,支援雙通道DDR4 3200MHz記憶體,TDP為125W,不鎖倍頻,支援HyperThreading,為8核心16線程設計,預設時脈為3.5GHz,All Core Boost最大加速時脈為4.7GHz(當然如果在TVB及ABT技術加速之下,單雙核最高可達5.3GHz,多核最高可達5.1GHz),16MB快取,快取為16MB。


背面

LGA 1200腳位。


搭配的主機板-主打超頻能力的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



Republic of Gamers(ROG,玩家共和國)系列主機板不管是極限超頻、電競、新世代軟硬體擴充功能都想滿足的話,選擇ROG系列產品通常都不會讓使用者失望,ROG主機板之中的Apex系列推出以來,以絕佳的超頻性能著稱,ASUS賦予它的使命就是打破各種超頻記錄,除了強化超頻功能的軟硬體設計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主機板呈非標準的矩形外觀,歷代 Apex 系列主機板都一樣是如此獨特外型,裁切方式使得整個PCB形狀類似一個“X”形,極具個性化。ASUS除了導入許多專為打破紀錄而生的設計外,並持續針對之前相當受到好評的等軟體加值技術予以強化,如DIMM.2 擴充卡、ROG Water Cooling Zone、X-shaped PCB:等功能,透過軟硬體的搭配以期將Intel LGA1200腳位Rocket Lake CPU產品效能完全發揮。


安座大典





CPU散熱系統
採用的DIY水冷散熱系統



這次測試對象,原廠均未附上散熱器,當然也是考量到使用者買這類型的處理器,基本上還是會購買散熱能力較好的散熱設備,例如風冷高階熱導管散熱器或是240mm以上的一體式水冷,這次的散熱設備基本上都是同1組,Barrow CPU及PUMP一體式水冷頭(Intel及AMD平台皆相同,不同顆而已)、Alphacool NexXxoS Monsta 360mm水冷排及3顆EK-Furious Vardar FF5-120風扇。


巨大的DIY水冷散熱系統





提供比一體式水冷更強的解熱能力(實測表現也令人滿意),安裝上比起更進階的分體式水冷也算簡便,只要量好水管長度及安奘水冷頭與散熱排間的水管,注水排空內部空氣即可。


巨獸級水冷散熱排





Alphacool NexXxoS Monsta 360mm Radiator,淨重2.375Kg,厚達86mm,單面3個,最多支援雙面6個的12CM散熱風扇安裝。


散熱風扇



使用高轉速、高風量及高靜壓的EK-Furious Vardar FF5-120 (3000rpm)。


效能測試
這次效能測試比拚,個人蒐整身邊定位相近及初始官方售價也屬同級產品的處理器及平台做對比,讓大家來參考評估,讓手中有著曾為地表最強消費級Core i9-9900K的使用者可以評估看看是否要升級,另外就是目前相當熱門的Ryzen 9 5900X,與採用最新 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Core i9-11900K做綜合效能測試來一決勝負,當然以下這些測試軟體並不代表大家手邊的電腦使用時的工作環境及應用程式,對使用者選用合適的處理器產品最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重實際使用的需求及表現,平台的差異大概就是處理器及主機板,其他設定差異都在平台備註,以下測試就僅供參考。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9-11900K
RAM: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 16GB Kit @ 3600 16-18-18-38 1T
MB: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
VGA:EVGA GeForce RTX 3070 XC3 ULTRA GAMING 8G
HD:Crucial P5 3D NAND NVMe M.2 SSD 500GB
POWER:FSP 皇鈦極 PT 1200W
COOLING:CPU使用DIY水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完整解放Intel Core i9-11900K效能

除了ABT技術之外也啟用ASUS Multicore Enhancement 選項,解除所有性能限制,完整解放Intel Core i9-11900K效能。


CPU:AMD Ryzen 9 5900X
RAM: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 16GB Kit @ 3600 16-18-18-38 1T
MB:ASRock 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
VGA:EVGA GeForce RTX 3070 XC3 ULTRA GAMING 8G
HD:Crucial P5 3D NAND NVMe M.2 SSD 500GB
POWER:FSP 皇鈦極 PT 1200W
COOLING:CPU使用DIY水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PBO:Auto


CPU:Intel Core i9-9900K ES
RAM: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 16GB Kit @ 3600 16-18-18-38 1T
MB: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VGA:EVGA GeForce RTX 3070 XC3 ULTRA GAMING 8G
HD:Crucial P5 3D NAND NVMe M.2 SSD 500GB
POWER:FSP 皇鈦極 PT 1200W
COOLING:CPU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BIOS直接載入原廠最佳化設定


效能測試
CPUmark效能測試

Intel傳統強項,Core i9-11900K取得近千分的成績,勝過Ryzen 9 5900X及Core i9-9900K。


Super PI 1M效能測試

一樣是Intel傳統強項,Core i9-11900K取得近千分的成績,勝過Ryzen 9 5900X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Ryzen 9 5900X真的是來勢洶洶。


wPrime 32M&1024M效能測試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CPU-Z效能測試

Ryzen 9 5900X多核心表現最佳,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單核心效能表現最佳,Core i9-9900K都敬陪末座,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AIDA記憶體頻寬

記憶體頻寬在DDR4 3600運作時脈及低延遲的CL16-18-18-38 1T參數下,具有相當出色的記憶體頻寬,在Z590平台上讀取頻寬突接近55,000MB/s大關,其餘讀寫頻寬也大約在53,000MB/s左右,充分表現出Core i9-11900K 記憶體及雙通道記憶體控制器的突破性的效能表現,可惜Latency受限於處理器記憶體控制器架構微調影響,稍稍遜於Core i9-9900K表現,整體而言都勝過Ryzen 9 5900X。


Corona Benchmark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V-Ray Benchmark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WinRAR效能測試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7-Zip效能測試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POV-Ray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PCMARK 7、8、10

Intel 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PCMARK 7、8兩個項目表現最佳(PCMARK 10項目也僅些微落後),Ryzen 9 5900X在PCMARK 10項目表現最佳,Core i9-9900K都敬陪末座,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X264、X265 FHD BENCHMARK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3DMARK

Ryzen 9 5900X多數項目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3DMARK 11

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3DMARK VANTAGE

Core i9-11900K 整體表現最佳,勝過Ryzen 9 5900X(僅在CPU項目表現最佳)及Core i9-9900K,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BASEMARK GPU

Core i9-9900K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Ryzen 9 5900X,也許是程式應用設計偏好舊架構之故,成績反而是越老越好。


Street Fighter V、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reet Fighter V項目Ryzen 9 5900X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不過就成績而言可以看出來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雖同為8C16T處理器,仍有不小的效能提升表現。
異形戰場項目測試表現Core i9-9900K表現最佳,勝過Core i9-11900K及Ryzen 9 5900X,也許是程式應用設計偏好舊架構之故,成績反而是越老越好。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Ryzen 9 5900X整體表現略微勝過Core i9-11900K,Core i9-9900K則是敬陪末座,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Ryzen 9 5900X整體表現略微勝過Core i9-9900K ,Core i9-11900K則是敬陪末座,也許是程式應用設計偏好舊架構之故,成績反而是Core i9-9900K較好。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三者成績互有勝負,就參考看看。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Deus Ex: Mankind Divided

Core i9-11900K 整體表現最佳,勝過Ryzen 9 5900X及Core i9-9900K,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Forza Horizon 4

Ryzen 9 5900X整體表現勝過Core i9-11900K及Core i9-9900K,可以看出Core i9-11900K在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加持之下,效能提升表現不容小覷。


功耗及溫度測試
AIDA燒機測試CPU溫度

待機溫度部分Intel平台都差不多,AMD稍高一些些,執行CPU燒機測試時,Ryzen 9 5900X溫度表現勝過Core i9-9900K及Core i9-11900K,Core i9-11900K執行Intel大魔王項目FPU燒機測試時(因為會使用AVX指令集,這點對使用者環境來說就是見仁見智,如果應用程式支援AVX指令集,對工作運算速度有相當大的增益),溫度更為驚人,最高達94°C。


AIDA燒機測試功耗

待機溫度部分Core i9-9900K平台表現最佳,Ryzen 9 5900X及Core i9-11900K稍高一些些,執行CPU燒機測試時,Ryzen 9 5900X平台功耗表現勝過Core i9-9900K及Core i9-11900K,Core i9-9900K及Core i9-11900K執行Intel大魔王項目FPU燒機測試時(因為會使用AVX指令集,這點對使用者環境來說就是見仁見智,如果應用程式支援AVX指令集,對工作運算速度有相當大的增益),功耗更為驚人,其中Core i9-11900K最高更達到370W。


記憶體效能及超頻測試
AIDA記憶體頻寬測試
DDR4 3600 16-18-18-38-1T
Intel Core i9-9900K



AMD Ryzen 9 5900X



Intel Core i9-11900K



效能對照

3個平台都能穩定運作在DDR4 3600 16-18-18-38-1T。


Intel Core i9-9900K小極限

再往上測試1T就開不太起來,極限約略在 DDR 4300 19-25-25-45-2T,效能表現如圖。


剩下兩個對手往下一關挑戰DDR4 4000 16-18-18-38-1T
AMD Ryzen 9 5900X



Intel Core i9-11900K



效能對照

2個平台都能穩定運作在DDR4 4000 16-18-18-38-1T。


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小極限

再往上測試就開不太起來,極限約略在 DDR 4400 19-25-25-45-1T,效能表現如圖。


再往下一關挑戰DDR4 4600 19(20)-25-25-45-1T
AMD Ryzen 9 5900X


ASRock 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

BIOS設定CL19,不過實際上是跑CL20。


Intel Core i9-11900K(主機板換成ASRock B560 Steel Legend)

關於這點我也有點納悶,B560都能輕鬆超上DDR4 4600 19-25-25-45-1T,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個人調整幾次都不行,應該是個人問題,總體超頻部分,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還是相當令人滿意。這個項目效能對照圖就不製作了,平台條件不完全一致,不過X570及B560平台都能穩定運作在DDR4 4600 19-25-25-45-1T。


記憶體超頻至DDR4 4800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換成
MB: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VGA:EVGA GeForce RTX 3080 Ti XC3 ULTRA GAMING 12G


輕鬆挑戰DDR4 4800


     
      
舊 2021-06-18, 08:2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s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