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cr
如果是市區路況多確實需要降速,為何老是使用郊區標準在設計道路呢?
到處濫設的慢慢慢,真的能給駕駛足夠直覺的減速提示嗎?
是否能透過線型修正改善視距與加大彎度呢?
是不是能入彎前透過實體車道縮減(比方加寬的中央分隔島)強化減速效果?
彎道後這麼近的距離,為何要為了個小巷,開洞允許支線跨車道左轉?
希望大家能先看到這些問題.
|
郊區的速限是比市區高的呢.
"到處濫設的慢慢慢,真的能給駕駛足夠直覺的減速提示嗎?"
會到處"慢慢慢"就是因為到處都是無號誌路口,在無號誌路口減速確認後再通過不是基本駕駛習慣?
會期待"用號誌給駕駛減速提示"莫非是平時駕駛習慣就是高風險的族群?
在新市鎮或都更地區,道路規劃都看得到改善.
至於舊市區,有多少人願意為了配合改善道路家裡少五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