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na
在下沒讀過研究所,但和研究所老師很熟。
就在下理解。
林志堅用自己競選的問卷資料當論文,這點可議,
和高雄某市長夫人用她家辦校的問卷當論文類似。可議。
老師底下有人太混時間到了無法畢業,透過老師找林借「資料」,一魚多吃,生出類似論文,這點可議。
借到資料還不好好改寫,直接複製貼上,學生夠混了。
研究所老師只求讓混的學生走人,也不該放棄一定程度的把關。老師混。
林用同筆資料繼續寫論文,於是變成是先出的論文抄襲後出的,奇怪但合理。
在下認為癥結點是用「自身問卷」做論文是否適當?
如果對2年半前李姓市長夫人的論文沒意見,那麼林也沒什麼好說。
反之對李婦有意見的人,也該「一視同人」批李。
—————————————————————————————
上面一群###、##、##、###的傢伙。
這個要求對你們很難,但請適當求證,經過腦子,再發表評論好...
|
你是不是不知道林的論文裡面還引用余的論文?還是你會引用一個抄你論文的人的論文?
而且林的指導教授是陳明通,而陳明通是余的口試委員不是指導教授,你快畢業不了
不找指導教授找口試委員?合理狀況是余只是透過陳來跟林要資料
而且那份感謝文章是說的感謝林給內部民調數據,不是直接給他論文吧?而陳連續兩年看到非常雷同的論文竟然兩個都給過了,這樣非常有問題吧?
凌濤爆林智堅論文抄襲月刊圖文 諷「1篇不夠抄2篇」
那這件你是不是要說是月刊抄林的呢?
然後還有,余的論文裡面各種引用都有標明來源,你抄林的論文會知道林的論文裡面沒有寫引用來源的地方還幫他找引用來源出來?
閣下的理論真的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