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irStorms
中國有句話,專門用來對付台灣反抗統一勢力,叫
「一國敵一嶼め
普丁對戰的是整個西方世界,其中美國只用了極少量的武器。
更重要的事情,整個邪惡西方軍工體系正在復甦。
而且還在制裁俄羅斯的軍事製造能量,只能靠中國提供了。
如果中國要提供,應該會按階段分項目提供,現在會先提供一般防彈背心,服裝等非武器裝備,一年內會提供武器系統。
超過一年不提供,俄羅斯就會撤軍。
最外行人,會以為別人都忽略這點,
事實上這是戰爭發起者應該在發動戰爭前就應該要有的認知,
普丁知道嗎?當然知道,所以戰前已經跟中國領導頻繁接觸,交換情報,如果普丁發動順利,可以不用中國幫忙下就吞併整個烏克蘭,
中國也可以在之後比照統一台灣。
反之如果情況有變,如現在的請況,中國可以把準備好的軍事裝備提供給俄羅斯,打擊整個邪惡西方世界武裝部隊,加上一些風向帶領,塑造輿論壓制民主...
|
普丁根本沒打算跟烏克蘭玩長期戰 否則二月底開戰時採取閃電戰術幹啥?
這是有風險的~
現在普丁的問題是: 他騎虎難下 沒拿到一定的戰利品無法交待
所謂拿到 是逼烏克蘭吞下去 至少簽約停戰 而不是像現在公投入俄鬧劇
只要烏克蘭不認帳想繼續打 西方國家願意支持 俄羅斯就被迫不得不繼續打下去
就跟當年希特勒征俄之役一樣 希特勒攻打莫斯科失敗後 就知道滅蘇是不可能的事
但史達林也清楚美國戰爭機器 世界兵工廠RUN下去 蘇聯一定能取得最後勝利..
所以拒絕與希特勒談和 認為和談基礎在退回邊境(跟澤倫斯基態度是一樣的)
希特勒當然也知道前景不利
甚至他的將領建議直接徹回波蘭邊境守備 而不是把軍隊掛在前線消耗
但希特勒這個賭徒不願認輸 他跟現在小粉紅的幻想一模一樣 希望苦撐下去
等待史達林與英美鬧翻 他就能夠脫身賺點東西回家 可惜事與願違~
事實上這麼耗下去 到盟軍東西兩方面壓向德國本土時 德軍已經非常脆弱 主力打光了~
德國從此歐陸第一強國地位直接完蛋....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因為獨裁者的思維邏輯 永遠一樣 即便知道自己實力有限
無法完全輾壓對手 但對自己的軍事手段與攻勢卻有莫名自信...
太過低估對手 希特勒發動征俄之役 也認為蘇軍是腐朽之師 一踹就能解決
又像小粉紅一樣 認為民主國家都很怕死不敢戰...
不會輕易下場 事實證明 人家會在需要的時候下場 不需要時根本不必~
現在北約只需要支持烏克蘭武器裝備 烏克蘭就有必勝把握---除非烏克蘭人自己厭戰..
其實 俄羅斯實力從蘇聯解體開始 就每況愈下 尤其是軍事實力與技術力
與西方國家越差越遠 因為先進武器裝備是要花錢的 花很多錢的...
你國家經濟不振 當然玩不起或只能少量配備先進武器
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海馬斯 上面搭載的M30/M31系列火箭
一枚要16萬美金 比起俄羅斯把庫存傳統彈藥拿出來打 一枚單價不超過1千美金
差距何下百倍? 但M30上面的INS/GPS元件 可以讓這枚火箭飛了70km後
CEP<5m 瞄哪裡就打中哪裡 這跟偏差上百公尺的傳統砲彈能比嗎?
美國現在就打算再回到過去"兵工廠"時代 大規模補給彈藥
因為俄烏戰爭打下來 美國發現 真正面臨一場大規模戰爭 彈藥的消耗量是極為驚人的
別說北約其他盟國 連美國自己的庫存都不夠
(例如155mm砲彈 美國提供了自己庫存90% 約90萬枚給烏克蘭 很快就見底了)
俄羅斯更慘 因為它早打光一線儲存的砲彈 開始搬那些阿公級的舊彈藥來打了..
那些彈藥理論上還能打 但出包的風險很大 因為你不可能砸錢維護這些彈藥數十年..
對台灣而言 俄烏戰場這樣消耗好不好? 其實不壞~
因為俄羅斯跟共匪本一家 如果正式與西方為敵 他們會抱團的~
消耗俄羅斯 就是消耗共匪的後援
台海戰事台灣最需要的是飛彈及精準火箭 炸彈 這些老美的庫存並沒有大量運到烏克蘭去
(例如魚叉飛彈 AIM-120等)
如果共匪決心攻打台灣 在兩岸動員期間內 美國絕對有足夠時間把各式彈藥運到台灣
就像北約從去年底到現在 早已先運送大批防空及反甲飛彈給烏克蘭 才擋得住俄軍奇襲
同樣道理 共匪現在應該也看得心驚 原來過度樂觀的導彈攻勢是錯誤的想法
俄爹已經丟了近5千枚導彈 比整個口國的庫存還多... 然而...
連一個烏克蘭機場都無法摧毀 ( 破壞程度不足以讓其癱瘓
很快就修好了) 整天幻想的遠火洗地 這種戰術可以死心了...
無人機也是一樣 當俄烏雙方兵力開始集結 防空火力夠密集時
戰術無人機就難有用武之力 其實這個狀況在敘利亞戰場就知道了...
習匪真要攻台 匪軍的準備跟台灣是相似的 要準備彈藥 更多的彈藥...
"正常的話" 兩年內開戰是不可能的事~ 但局部衝突或襲擊 隨時可以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