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cack
台灣的民主選舉就是從兩個只關心金主利益的壞人裡選一個,然後告訴我們這叫民主
爲資本服務的官僚體系和選舉體制,利用歷史遺留的反共威權宰制台灣人的言行與三觀,使台灣人相信自己生活在最文明最進步、而中國處在最落後最專制的異次元世界,從而效忠爲資本服務的官僚體系和選舉體制。後者因而能囊括兩岸交流的紅利,使其爲獨占型與買辦型的資本邏輯服務,同時又能避免台灣人的精神世界溢出他們的政治邊防
|
其實你的這些話不太經得起分析而且太吊書袋了。首先,如果你對民主有一點認識的話,你就會知道總統候選人底下的金主利益其實錯綜複雜,往往金主之間就利益衝突的厲害。
其次,廣大的人民也不是扁平單一的群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利益也不完全一致。所以能被選上單一職位的,通常是最大公因數,是妥協的結果。這也是我認為完美主義者或對自我要求甚高者會對民主制度產生的結果不滿的原因。
我很好奇,一堆「資本邏輯」、「買辦」、「政治邊防」這些大詞彙,真的能與一般人溝通嗎?還是你覺得用這些詞彙比較高級厲害?
你使用這些詞彙所建構的模型是有一些解釋力,但請不要把解釋模型當成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