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olor
只知道外接盒走(USB協定)無法使用NVME的HBM,Dramless的SSD就完全靠顆粒體質來發揮讀取速度。
|
不止如此。
系統所有對SSD的存取,都會藉由主控查詢、修改、覆寫
FTL表。
所以實務上FTL會是SSD最頻繁修改的區塊。
因為你所有對SSD的操作,無論是讀或寫或是混合讀寫,
都是藉由這FTL去處理,所以一般有DRAM的SSD都是主控開始啟動後,
就把這玩意兒放在自帶的DRAM上,減少對NAND的寫入次數。
就連HMB的設計,通常就是在你主系統DRAM裡面
分個16MB上下的空間,
用這小小的空間放FTL表,讓這類無DRAM的NVMe SSD做使用。
但裝外接盒的無DRAM SSD,由於沒有DRAM的設計,加上無HMB功能。
所以FTL表不意外一定是拿OP(Over-Provisioning)的空間來放FTL。
但請記得所有對SSD的操作,都會讓主控去修改FTL這張表。
然後這張表每變動一次,
你的主控就會讓你放FTL的NAND區塊的寫入次數多好幾次。
若該無DRAM SSD是那種便宜低價貨,連OP都給得很少或甚至不給OP。
那你對SSD的所有操作,都會直接在NAND上做處理。
如果用比較容易想像的情境,
就像古早以前WIN98年代DRAM裝不夠,
會拿虛擬記憶體(HDD空間)來用。
就如同這樣的用法在運作。
只是當使用者對外接SSD的操作習慣,是輕度使用這種那大概就還好。
但若運氣不好遇到主控FW寫得比較爛,
或是使用情境是負載比較重的用法。
那以TLC一個Page 大概1000次的寫入次數,應該用沒多久就下課。
所以與其買個SSD把NAND寫入次數都拿去浪費在FTL,
倒不如直接買帶DRAM的型號來當外接盒,還來得比較實在。
優點是除了壽命比較長就算了,
一般帶DRAM的SSD用料都不至於太差。
與其省那一點點的錢,實際上來說我覺得意義太小。
帶來的負面效應卻很大,
尤其是在當外接盒使用時,更會放大無DRAM SSD的缺點。
所以至少我個人使用,
是完全不考慮無DRAM的SSD放M.2 外接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