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持續反對福島核子處理水排海 南韓原子能專家再赴日檢測未發現異常
根據韓聯社報道,南韓原子能安全技術院(KINS)
三名專家於9月19日至23日訪問福島,
重點確認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東京電力公司在暫停排放期間的活動,
以及第二輪排水工作的準備。
朴購然表示,
專家團20日對首輪排海結束後核電站設施內的中央監控室和排海管入海口
等主要設備狀態進行了檢查,
透過東電相關人士確認了首輪排海工作結束後主要設備未檢出異常,
另外也確認了東電將在第二輪排海工作啟動之前對上游水槽進行採樣和分析,
並且每天將對排海管入海口及其三公里範圍內的海域進行採樣。
報告稱,就將於第二輪排放的處理核污染水儲槽中檢測出部分放射性核種一事,
樸購然表示,判斷標準應是放射性核種「公告濃度比總和」是否小於1,
而非是否檢測出放射性核種。他解釋只要數值低於1,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且該數值是核污染水被海水稀釋之前的結果。
國際原子能總署年度大會 日中爭論核處理水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在大會開幕致詞中,
提到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排海。他說:
「IAEA正在對當地情況進行獨立監測、採樣及評估…正如我所說的,
我們會一直參與到最後一滴(核處理水)被排放入海。」
代表中國出席的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劉敬稱福島的「核處理水」為「核污染水」,
主張日本的排海計畫「是不負責的行為」,
並強烈譴責日本「不顧有關國家人民強烈反對啟動排海計畫,
引起國際社會廣泛的擔憂」。
對此,代表日本與會的科學技術政策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反駁:
「日本政府以科學證據為基礎,高度透明地向國際社會詳細解釋,
並得到廣泛地區的理解與支持」。
高市表示,日本會持續與IAEA合作確保安全,至到排海結束,
同時稱「中國是唯一發表不符合事實的言論,並採取特立獨行進口管制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