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93
2023-09-23 道路塌陷深到可裝一台車 為何台北半年內出現八個天坑?
台北以往的道路塌陷頻率遠不及今年高,去年僅兩起道路大規模塌陷事件。

是氣候因素導致,還是人為疏失?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回覆《天下》,主因應是氣候因素,極端降雨頻率增加,
大幅提升水系管線被沖刷的強度與次數,加劇管壁受蝕程度。
原已老舊的管體提前損壞,接頭鬆脫,溢流的水導致周遭土層鬆軟。

但極端降雨並非今年才有,台北市在前年6月也曾有時雨量209毫米的紀錄,
創下近20年新高,因此造成路面塌陷的原因不只氣候。

施工作業不夠確實就是其一。埋在道路下的管線,通常有瓦斯、電力、電信、自來水、污水以及雨水下水道等不同單位管理的線路。

重做路面,未使用規定材料回填

道路開挖後必須復原,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拱祥生指出,通常先以材料回填,
再反覆利用重物自由墜落,夯擊地基或填築的土石材料,提高密實度,接著進行路面刨鋪。

過去常見的回填材料是砂及砂石級配料,但若材料品質不良、未循規範夯實,材料不夠密實,會提高路面塌陷機率。
因此各主管機關逐漸規定,必須以「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LSM)回填。

但回填CLSM的成本至少高出一至兩成,有些廠商會選擇其他材料,卻也增加風險。
如雲林縣前年9月重新通車的165縣道,啟用半年就發生路面塌陷,正是因為施工單位未以CLSM回填。

回填後的監控也未必完全落實。台北市平均每天有20處道路施工,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道路挖掘管理中心主任陳昭志指出,
各管線單位會派駐一人在道管中心,監看該單位當時所有的施工案件。
在現場端,各單位則有各自監督的做法。

中央應制定出道路養護標準

要解決道路系統性安全問題,首先是管線回填確實並加強監控。
拱祥生強調,即使是小型的管挖也應比照路平專案監督。

經過連串的塌陷事件,台北市政府已啟動因應措施。
新工處將優先針對3年內,管線單位搶修位置半徑5公尺範圍曾發生路面坑洞凹陷,
或隆起的位置列為風險熱區,以路面透地雷達探勘。

事實上,道路維護雖屬地方權責,但中央亦不能卸責。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市區道路改善及養護由縣市政府自行辦理,但地方預算有限,
更彰顯系統性道路養護作業的重要性,內政部卻未制定相關市區道路養護規範,供地方管理機關遵循。

當極端氣候已深切影響日常,許多縣市也陸續發生道路塌陷,此刻更要有一套全國一致的道路養護標準,建立更具韌性與安全的環境。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3-09-28, 11:05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