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出走的80萬俄羅斯覺青正在回國?
俄烏戰爭發生後,俄羅斯國內持不同政治立場的的年輕專業人士紛紛出逃,是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移民潮之一。然而,這80萬覺醒的青年為什麼選擇重回普丁統治的世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8629
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以來,已有超過82萬人離開俄羅斯。這次的集體出走,是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移民潮之一。
這些流亡者,一部分在開戰的最初幾天內就動身,其他則在6個月後克林姆林宮下令大規模動員男丁前往烏克蘭作戰時才逃出。
義大利歐洲大學學院的兩位學者卡馬洛夫(Emil Kamalov)和謝爾蓋瓦(Ivetta Sergeeva)自從俄烏戰爭以來,一直在調查俄羅斯移民的外流情況。他們指出,這群人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政治參與度高且年輕,然而,現在有超過15%已經返回俄羅斯,且數量還在增長中。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的社會學家柏魯希雅克(Lyubov Borusyak)也研究同樣的主題,她說,最初表示自己「重新安置」(relocation)離開俄羅斯的那些人,最終又「重新-重新安置」(re-relocation)回來。
為什麼回國?
「這群人在俄羅斯一直是非常有能力的專家,但他們在國外正在失去金錢和地位,生活品質下降,」謝爾蓋瓦解釋。
即使是學經歷傑出的俄羅斯青年也無法倖免。在巴黎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獲得MBA學位的加札洛夫(Egor Gazarov),曾在BCG和寶潔工作。自信的他在俄烏戰爭時選擇離開,但6個月都沒找到海外工作。
「我開始明白,國外的工作機會實際上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好,」他直言。
生活成本是很大的難題,「我的支出增加了,我的移居經歷了從高興到失望,再到接受的階段,」離開俄羅斯又回來聖彼得堡的26歲女性安娜(Anna)告訴《openDemocracy》。
另一些人,則是為了人際連結而回國。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斯內戈瓦亞(Maria Snegovaya)指出,許多人為了照顧生病的家庭成員,儘管反對執政當局,仍留在俄羅斯。
離開俄羅斯金融科技工作,前往吉爾吉斯的奇克坦科(Nikita Kiktenko)就是一例。她今年春天返回莫斯科探望朋友和家人,就沒有再離開。
除此之外,俄羅斯企業現在也開出更高的價碼吸引人才,來填補出走潮所流失的戰力。這在近期也吸引了不少在海外遲遲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人回國。
回祖國後的生活
一些歸國人士對莫斯科表面上的正常程度感到驚訝。在那裡,餐廳與酒吧仍然很熱鬧,在麥當勞、星巴克和達美樂等西方企業退出俄羅斯後,當地品牌取代了這些大眾商家,一切幾乎沒有改變。就連《芭比》的盜版,也在俄羅斯大銀幕上播映。
奇克坦科表示,她在國外時因為資訊有限,以為俄羅斯的情況很艱難,人們都出逃了,「但當你回來時,會明白那不是真的。」
31歲的莫斯科設計師格里戈里(Grigory)也承認,回到家「感覺很舒適」。
然而,內心的理想還是驅使一部分的回歸者正在佈局下一次出走。
格里戈里在開戰後,與妻子前往哈薩克躲避徵召,但因為沒有做好全盤規劃、無法承擔生活費用,在哈薩克逗留數週就回俄羅斯了。現在,他們希望想出一個更縝密的計畫,搬到一個地方就不再移動。
因為他仍然在意,生活的地方是否有言論自由。
社會學家科涅娃(Elena Koneva)從俄烏戰爭以來一直關注俄羅斯輿論,她認為這些歸國者可能被貼上「反對戰爭」的標籤。
多數歸國者不住在官方登記地址了,因為他們擔心離開時在網路上發表的那些戰爭言論,會影響人身安全。有些人從大城市搬到鄉村,希望更不引人注意。
即使回到故鄉比較能找份合適的工作、和家人團聚,但年輕人依舊是倍感絕望的。26歲的葉卡捷琳娜 (Ekaterina)因為國外居留許可被拒而回國,她很困惑,「在這裡,每個人都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與格格不入的社會氛圍共存,更讓青年們十分痛苦。
11月,一份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和列瓦達中心的民調報告顯示,高達68%的俄羅斯人支持繼續這場已造成雙方數萬人死亡的俄烏戰爭,而22%的強硬派則強烈反對在任何情況下停火。
內戈瓦亞分析,俄羅斯的覺醒青年們從最初的震驚,到現在做出了調整,他們目前正在進行長期選擇:想去哪裡落腳?「要看他們是否真的如此討厭普丁,是否願意為此做出一些個人犧牲。」
(資料來源:FT, DW, openDemocracy, WP, AP)
———————————————
假博士不是幫香港示範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