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at得規劃排程看,他原本得打算應該是如下:
1.跨代工--拉客戶進來消化預期空出來的成熟製程產能,以及找尋能分擔先進製程成本得大客戶
2.盡快建造新得先進晶圓廠,彌補過去失落錯過得euv時期,並且利用這個機會跨過euv搶部屬新一代High-NA EUV
3.新舊青黃不接得時期,由外包生產彌補不足得先進製程部分,提高產品競爭力(此時預計空出得自家產能便用來服務代工客戶
原本按期程順利,理論上這三項若準時到位,正常要起到互補無痛完成轉換
----
但實際上代工客戶拉不太順利,新建晶圓廠跟High-NA EUV太燒錢,同時因為新產品大比例外包,導致自家成熟製程稼動率低下(有小道情報指出近期intel得重要化學品購買量明顯降低)
同時現有不論新製程產品(MTL)還是成熟製程產品(如12~14代CPU這樣)皆有風聲或實際不良或耐久問題爆發
於是:
生產--新產品外包了
自有成熟製程產線稼動率降低
先進制程沒吃透訣竅良率不佳,但迫於客戶拉貨壓力只能硬著頭皮趕工出貨
建造--新廠建造不順.延遲還有造價高昂
毛利--新製程良率問題,成熟製程低稼動率+建廠成本分攤壓力,這些同時壓迫到每季利潤上
另外Pat排程得時間太緊(當初外界幾乎全部都有質疑4年5製程是否太激進),如果排程壓力太重,也不是不會發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偷雞行為,成為隱藏的未爆彈在未來不知何時引爆
然後這也真得爆了,而且爆得時機不太巧,剛好爆在轉換期中間,所有環節等同互卡一起炸掉,INTEL騎馬難下無法內部自救,也只能被將迫原本規劃得I+T雙製程同行的產品改為都由T負責
再加上取消股利配息又炸到養生股東,財報後股價就直接滾下去
而且這顯然不是最低潮,連INTEL自己都明白今年下半年,甚至更之後一段時間裡都會更難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