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對抗主要集中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12。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戰役和戰績:
盧溝橋事變(1937年):這場戰役標誌著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2。
淞滬會戰(1937年):中國軍隊在上海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儘管最終撤退,但成功拖延了日軍的進攻2。
南京大屠殺(1937年):日軍佔領南京後,對當地平民和戰俘進行了大規模屠殺2。
武漢會戰(1938年):中國軍隊在武漢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戰鬥,最終撤退到內陸2。
台兒莊戰役(1938年):中國軍隊在台兒莊取得了重要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士氣2。
長沙會戰(1939年-1942年):中國軍隊在長沙多次擊退日軍進攻2。
緬甸戰役(1942年-1945年):中國遠征軍與盟軍合作,在緬甸對抗日軍2。
最終,隨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和美國對日本本土的原子彈轟炸,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2。
中國和日本的死傷人數非常慘重。以下是一些主要數據:
中國:總傷亡人數約為3500萬人,其中約1800萬人死亡12。
日本:總傷亡人數約為690萬人,其中約290萬人死亡3。
6:1 日本鬼子1人可單挑6個中國人..中國贏.還是連贏兩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