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稍微查了一下,保全戶主要是為了防範土石流,依其定義為居住於該地區之居民,而且看到其他縣市的新聞是每年都要排查一次,這顯示保全戶的人數統計應該是實際居住於該地之人數,而非設籍人數。
一、上面有網友提供該花蓮保全戶數據資料,上面只有寫保全戶多少人,並沒有說是設籍或實際居住,哪位有能力單憑那一張資料,判斷出這數字是設籍還是實際居住?
如果考慮到原始的定義,保全戶人數本來就應該是統計實際居住人數,而不是設籍人數,所以中央當然就會認為這就是實際人數。
退萬步而言,這份數據還是花蓮縣政府統計提供的,花蓮縣政府為何會把設籍但不實際居住的人數統計進去?如果這資料有錯,那花蓮縣政府為何會提供錯誤的資料給中央?
二、縣長的回覆前三次分別是:
「哎,我們就是撤離3000多個,這是全部撤離的」
「我們全部的保全戶,一定是優先來撤離,一定是首重,一定是撤離的部分」
「呃,預計撤離在戶籍內的有5884人,但是這是戶籍人口,那有一些其實他在籍人不在的部分,那我們也有請各鄉鎮公所的村里鄰長去追蹤。」
請問一下,到底有誰,能夠從上面縣長的回答中,清楚了解到,花蓮縣實際應該撤離的總人數是多少?
三、縣長回答的在籍人數是5884,這與給中央的資料8259也是有落差的。
很明顯的,中央拿到的8259也不是所謂的在籍人口,與後來縣長回覆的3061人,完全兜不起來。
所以花蓮報給中央的8259保全戶人數到底正不正確?如果正確應該是3061人,那又為什麼之前會上報中央是8259?
這份資料據稱是9月才統計過的,有可能不到一個月內,花蓮縣人口變動達到5000人以上?
還剛剛好都是土石流受災影響區域內的住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