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eMichael
New Member
 
LeeMicha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22
文章: 2
把台灣烏克蘭化?最明智與最笨的「疑美論」操作

把台灣烏克蘭化?最明智與最笨的「疑美論」操作
【顏擇雅專欄】美國領導人會不會說話不算話?當然會!因此更應學會分辨各種疑美論的合理性,明智疑美能化險為夷,而有種說法一聽就笨。

疑美論-美國-中國-台海-軍售-顏擇雅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 顏擇雅 天下雜誌766期
發布時間:2023-02-07
瀏覽數:5054
天下AI趨勢論壇,掌握新商機

優惠7折
1月12日,中研院發布民調,34%國人認為美國講信用,不認為的則高達56%。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中心2001年開始,也年年在17個國家問類似問題。最近一次(2022年)調查顯示,荷蘭、加拿大、波蘭、韓國、日本信任美國的民眾都超過7成。在新加坡,信任與不信任美國的比例是68比31,馬來西亞則是43比56。

光看這數據,任何人都會認定台灣社會對美國的信任度,不只差歐、日、韓一大截,也不如星、馬,這當然令人驚訝。一般看法,台灣人應該是比星馬人還親美,台美經貿往來也大於星馬與美國之間。

北京對台的心戰基調
台灣社會對美國的信任度,怎麼反而不如星馬?中研院發表會現場,就有記者問「是否因為近日有人操作疑美論?」發表會4天前,副總統賴清德就公開講,「千萬別讓有心人刻意發動懷疑美國的言論,若成為社會共識,對台灣非常不利。」

刻意發動疑美論,最有名前例就是1958年10月北京發表的兩篇〈告台灣同胞書〉。

第一篇說,「美國人總有一天肯定要拋棄你們的。」第二篇說,「我們並不勸你們馬上同美國人決裂,這樣想,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是希望你們不要屈服於美國人的壓力,隨人俯仰,喪失主權,最後走到存身無地,被人丟到大海裡去。」

****
兩篇都是毛澤東起草,掛名則是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65年過去,台美關係雖有起落,但台灣最重要的安全保證是來自美國,這點卻沒變過。反而是彭德懷後來被毛澤東拋棄,在文革期間落得「存身無地」。

不過,兩篇至少顯示,冷戰期間北京對台心戰一大基調,就是疑美論。今昔差別是有了社群媒體,心戰已不必再透過官方文告。

Google旗下資安公司麥迪安(Mandiant)去年發布報告,指稱各大平台每一波親中反美的訊息擴散,皆可看出背後操作斧鑿,遂將訊息來源的眾多假帳號統稱為「龍橋」(Dragon-bridge)。

因此,賴清德說疑美論是「有心人刻意發動」,當然可能是事實。但言論這東西,意圖卻很難舉證。在民主對話裡,質疑對方意圖往往造成撕裂,無法進入實質辯論:論據禁得起檢驗嗎?是否以偏概全?會造成什麼後果?

疑美論的操作空間
因此,在此不討論近日疑美論是否有人操作。我想探討的是:疑美論為何予人操作空間?先想想:為何美國智庫會去追蹤國外民眾對自己國家的信任度,中國或英國卻不會?

****
答案是:美國是世界秩序的維護者。維護方式不只靠出兵,也靠承諾或警告。信不信任美國,就是心目中的美國到底講話算不算話。

那美國有講話不算話的紀錄嗎?

還真不少。有時是總統換人做,政策就跟著變。歐巴馬強推TPP與伊朗核協議,川普都棄之如敝屣。

有時是總統權力受到三權分立的限制,最知名例子是一戰後美國發起國際聯盟,自己卻沒加入,因為國會不願為威爾遜總統的對外承諾背書。

美國怎會這樣呢?講話不算話,怎麼維持國際秩序?我看過最好的解釋,是2021年3月《外交事務》雙月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布魯金斯研究院的凱根(Robert Kagan)。

他寫說:強權在定義國家利益時,經常無法擺脫歷史所形塑的自我認知。中國是夢想重振漢唐聲威,美國則念念不忘建國伊始的小日子。因此,美國插手海外事務,只要發現事情棘手,常常就想把手縮回。這是美國對外政策總在搖擺的根源。

****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西遊記》的豬八戒,取經遇到挫折,就嚷著要回高老莊找老婆。

說來諷刺,倘使美國對外不是如此搖擺,台灣今天半導體業可能不會如此成功。依據《晶片戰爭》一書,李國鼎會支持台灣做半導體代工,起心動念正是他早在1968年,就疑慮美國協防台灣的承諾可能不再牢靠。

在作者米勒(Chris Miller)筆下,李國鼎對美國不算有好感。但他卻知道美國再怎麼不管台灣死活,也會把美國利益看得天大地大,幫美國做半導體代工,就可以把台灣安全嫁接到美國利益。

誤判情勢將惹禍上身
像李國鼎這樣,在台美斷交的11年前就知要未雨綢繆,既鞏固台灣的戰略地位,又幫助產業升級,可說是最明智的一種疑美。

笨的疑美呢?凱根文章更有趣的論點如下:正因為美國對外政策擺盪幅度經常很大,過去百年才會有一堆強權因為誤判美國而倒台。例子有兩次大戰中的德國、二戰中的日本、攻打科威特的伊拉克。

****
讀到這裡令人慶幸,台海至今保持和平,正因為兩岸都沒誤判美國。那未來呢?

台灣可以做的,是要分辨各種疑美論的合理性。聽到「美國軍售是要把台灣烏克蘭化」,就要知道是笨。一個烏克蘭已經夠頭大了,美國為什麼還要把台灣變成另一個烏克蘭?

這種話變共識,民意對軍購的支持度降低,習近平不就更想打台灣?

別忘了習近平曾有誤判局勢的先例,是他拋棄「韜光養晦」,才惹來貿易戰。我們最不希望的就是他再次誤判,而決定出兵台灣。

(責任編輯:吳廷勻)
     
      
舊 2025-03-15, 01:08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Micha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