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回顧一下,歐盟自2024年10月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純電動車,BEV)正式加徵反補貼稅,為期五年。
稅率根據車企接受中國政府補貼的程度及其對歐盟調查的配合度而有所不同
各車企適用的反補貼稅率如下:
• 特斯拉(Tesla,中國製):7.8%
• 比亞迪(BYD):17%
• 吉利汽車(Geely):18.8%
• 上汽集團(SAIC):35.3%
• 其他配合調查的企業:20.7%
• 未配合調查的企業:35.3%  
此外,歐盟對所有進口車輛還課徵一般關稅10%,因此中國電動車在歐盟的總關稅成本介於17.8%至45.3%之間。例如,比亞迪的總關稅為27%,而上汽集團則高達45.3%
根據JATO Dynamics的數據,被徵27%關稅的比亞迪4月在歐洲純電動車的註冊量7231輛,特斯拉是7165輛。是比亞迪首度在歐洲的銷量超越了特斯拉
雖然差距不大,但是意義重大。因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了更高的關稅,但是並沒有讓比亞迪的銷量趨緩,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力驚人。
另外比亞迪26日在香港交易所的股價卻大跌近6%,原因是比亞迪宣布大幅降價,幅度最高甚至達34%。
比亞迪對其在中國銷售的22款電動車提供折扣,引發新一輪的汽車價格戰。
為什麼需要大降價?很大的背景原因是儘管電動車整體銷量創高,但是成長速度持續放緩。
中國整體消費需求低迷,車商紛紛下調售價,但庫存還是很高。
雖然部分折扣從4月就開始實施了,「但是官方的聲明發出了強烈信號,表明終端市場情勢嚴峻,」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im Hsiao報告中提到。
龍頭車廠降價預計會引發連鎖反應,對手勢必面臨降價壓力擠壓利潤空間。
降價對銷量會有幫助嗎?花旗銀行預估,比亞迪經銷商的客流量可能會成長30%到40%,如果轉化成訂單,5月銷量有機會繼續成長。
比亞迪還有一項競爭優勢,就是垂直供應鏈的整合,電池及許多車用晶片都是自家的,有助於降低其生產成本,讓它具備削價競爭的底氣。
比亞迪的毛利率約為20%,比特斯拉的16%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