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不是笨蛋,去稽查一般餐飲業不僅會被靠北,
業者也未必有能力改善,最後變成無法結案成為衛生局的稽查缺失。
所以衛生局專挑公家機關和大公司下手,公家機關因為依法行政所以不敢不改善,
大公司重名聲、預算多,被抓到缺失馬上拿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來改善,
這樣衛生局有做事、有業績,又能保證缺失能改善可以結案。
為什麼我會知道?因為去年寶林案衛生局就被上面施壓要做出績效,
我的公司也是被稽查對象之一,看了一下稽查名單,
裡面都是員工300人以上的上市公司或是公家機關,
完全沒有一般民眾隨之可見的餐飲業
不過衛生稽查真的是爆幹嚴,雞蛋裡挑骨頭
1.牆壁有模得到的油漬→缺失
2.地板磁磚縫有污漬→缺失
3.廚具沒有標示生熟食專用→缺失
4.冰箱沒有達到指定溫度→缺失
5.各種容器沒有標示用途→缺失
6.各種食材沒有單獨標示入庫日期→缺失
7.各種食材無法溯源找到製造商、上游、中游、下游→缺失
8.廚房人員沒有戴帽子、口罩、指甲沒剪→缺失
9.廚房燈光不明亮、動線不明確→缺失
10.食材放在地上→缺失
11.各種入庫食材沒有登錄線上平台→輔導中不列缺失
好奇有哪家餐飲業者可以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