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蠻荒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95
引用:
作者FreeStorm
我想所謂的"犯後態度不佳"(不認罪),影響到的是被求刑的部分。前提當然就是1.被起訴 2.被判刑

答案很簡單...,二個層面說明之。

檢察官層面:如果檢察官調查後,因種種原因(如犯罪嫌疑不足(證據不足)、不構成要件...等),做出「不起訴處分」的決定,此時就沒有"犯後態度不佳"的問題啊,反之,才會有。

法官層面:如果法官審理後,判無罪,此時就沒有"犯後態度不佳"的問題啊,反之,才會有。

答案就是這麼的簡單...

這種認不認罪的事,就跟在路上交通警察被攔下來開罰單差不多啊,也可以不簽名,拒收罰單啊...

再說了,偵訊時,當事人律師都在場啊,當律師是死了嗎? 還是收錢不辦事啊...


犯後(犯罪後)、就是代表指被告已經做了某"違法"之事了

這跟交通罰單怎麼會一樣
闖紅燈、超速被罰、或是被檢舉,都有(拍照、監視器)等證據來佐證

但如果被告沒做犯罪之事,而檢察官只是隨便拿一些瞎編、證據不足、或搞了烏龍的東西來問被告、你認不認罪、不認就是犯後態度不佳

這種問法只會讓人覺得無理,因為實際上若還沒審、沒定罪之前、檢察官就已經這樣明確指控被告是"犯後"態度不佳
那如果最後被告無罪,被告是不是也能依法追究檢察官亂問這句話的刑責,如果不能、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所以說回來,一些人解釋的說法、回到現實狀況、還不是跟一些被批評是垃圾影片裡面所說的沒兩樣
難道說、原來、這裡在座的各位也都是XX

至於律師收不收錢、死不死、能管得住檢察官問什麼
如果去看影片底下留言、也有不少舉自己親身經歷出來吐槽這司法狀況的.......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許多事
成也執著、敗也執著
舊 2025-07-02, 01:27 PM #38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蠻荒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