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學不同的語言,很多並不是有什麼目的或一定要達成什麼目標,
單純為了好玩而學,每種語言都有它難搞的地方,我依我學習的先後順序整理如下:
英文:
我覺得最討厭的地方是發音無規則可言,例外比例內還多,
英文是我學過拼音文字裡唯一一個需要用音標注意才能知道正確發音的語言
(其他拼音語言都是怎麼拼就怎麼唸,頂多是碰到外來語時會有例外)
英文裡常常同樣的字母排列組合在不同的字裡發音完全不同,
變成只能硬記。所以我會覺得英文是最不具拼音功能的拼音語言。
德文:
一開始最頭痛的就是非常複雜的文法規則,名詞就分陰陽中三種性別,
英文只有主格和受格,而且只有人稱代名詞會隨主格/受格變化(I/me, he/him, she/her),
德文有四個格,而且冠詞和形容詞字尾全部要跟著不同的格、性別、單複數變化,
不像英文的定冠詞一個the就打死全部。
每個介係詞要接特定的格,有的介係詞可能接兩種不同的格(靜態動作接直接受格,
動態動作接間接受格)
不過德文文法規則難在入門,學久了就漸入佳境,因為幾乎沒有什麼例外
(相較之下英文文法的例外多很多,我覺得是外來語多造成的)
動詞時態除了現在式、過去式、現在完成式、過去完成式以外,
還有虛擬一式、虛擬二式又是不同的動詞變化。
日文:
我覺得最困擾的是漢字的發音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同一個漢字在不同地方唸法各自不同,
還有數字唸法也是,接不同的量詞唸法就可能不一樣。
再來就是敬語、普語也是我覺得很麻煩的地方,其他語言頂多就是你/您搭配動詞的差異,
日文是敬語和普語的動詞可能長得完全不一樣,用錯場合會遭白眼,
學的時候真的覺得日本人活得好累
俄文:
最麻煩的是字母系統不同,偏偏有些字母長得和拉丁字母一樣,代表的發音卻完全兩樣
(俄文的C=英文的S,H=英文的N,B=英文的V,P=英文的R)
常常會和其他語言打架
還有俄文的發音是我學過語言裡最變態的,很多發音根本無法用其他語言拼出來。
俄文和德文一樣也分陰陽中性,但是有六個格!我只上了一年上完第一冊課本,
只學到其中五個。
義大利文:
相對來說我覺得義大利文還算沒那麼難學(可能前面學過德文、俄文這種魔王級的語言,
義大利文就顯得相對單純了),名詞只有陰陽性,也沒有那麼複雜的格。
覺得比較複雜的是縮合冠詞,就是介係詞後面接定冠詞時要合成一個字,唸得不夠熟很容易在這裡打結。
德文也有這種,但就只有幾個是可以合併的,少數幾個記起來就搞定了。
法文:
前面我已經提過法文裡很麻煩的地方了(法文也有縮合冠詞,和義大利文差不多複雜)
另一個很吐血的是法文的數字唸法,真的懷疑古代法國人腦子有洞,從70開始天馬行空,
法文的70唸法是: 六十-十
75唸法是:六十-十五
80唸法是:四-二十
83唸法是:四-二十-三
92唸法是:四-二十-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