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人肉插騷包
美國當時未必沒有那個打算 但是蔣光頭也不是省油的燈 直接派兵收復 
|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昭和二十年)8月15日,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宣告投降。
9月2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指示各地日本軍向同盟國投降,
命令中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越南北部的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將軍投降,
蔣中正隨後委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為其負責受降事宜的全權代表,
何應欽則委派陳儀將軍為其在臺灣受降的代表。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於上午十時在臺北公會堂舉行。
降方為大日本帝國所屬第十方面軍,
代表為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
陳儀將軍則代表盟邦將領蔣中正將軍受降。典禮開始時,
由陳儀宣布「臺灣日軍業於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在南京投降,
本官奉中國陸軍總司令何轉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之命令,
為臺灣受降主官,
茲以第一號命令交與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受領希即遵照辦理」,
語畢即以是項命令及受領證交參謀長諫山春樹將軍轉交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
安藤利吉於受領證簽字畢,由日軍代表將受領證呈交受降主官陳儀,
陳儀審閱受領證無誤後,即刻命令日軍代表退去,仍由引導官引導日軍代表離場。
主要參加人員有
國民政府代表:陳儀,葛敬恩,柯遠芬,黃朝琴,游彌堅,宋斐如,李萬居
臺灣人民代表:林獻堂,陳炘,林茂生,杜聰明,羅萬俥,謝爽秋,黃式鴻,王白淵
日軍代表:安藤利吉,諫山春樹,須田一二三,中澤佑
盟軍代表:美國總統杜魯門特別助理與「經濟調查小組」Presidential economic survey mission團長洛克(Edwin Locke, Jr.)、顧德里上校(Cecil J. Gridley)、柏克上校(Col. Henry Berk)、和禮上校(Ulmont W. Holly)、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等十九人。[14][15]
臺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