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nchan201
買了一台 OLED 螢幕的 Acer 筆電,不貴,但 OLED 是鏡面的,很不習慣
|
去買霧面保護貼貼上去就變霧面了
筆電螢幕很小,自己貼還算容易
我以前貼過26"、32"...後面不僅AR保貼超貴,還不容易成功
還好換成LG OLED 55" TV本身就有一層帶紫色的鍍膜,應該類似AR抗反射
後面有出48" OLED就為了HDMI 2.1升級(尺寸降級但接PC更適合)
至於超古早CRT我是用Philips 107P,解析度可上到1920x1440 60Hz的樣子
當然字會不清楚,但細緻度很驚人,能衝到這麼高解析
代表低解析的刷新率可以很高,1024x768好像可以85Hz還是100Hz?
當然一般PC最低解析度640x480時,可以有最高刷新率
不過CRT也不用神話,缺點也一堆,否則不會被淘汰,就像PDP電漿也是
目前高刷OLED是最優解,尤其亮度一直在提升,小區塊都能破千尼特
顯示大部分HDR內容沒問題,畫質屌打區控背光LCD
想要在60Hz下有接近CRT、PDP的動態解析度,要找有插黑功能的
但畫面會嚴重閃爍,另一種解法就是靠MEMC補幀,但也是有若干缺點
所以60Hz這種低刷新率本身也是該淘汰,比如手機都能120Hz
滑網頁的流暢度是有區別的,我現在PC接4K OLED都常駐120Hz
遊戲就算3A大作也都盡量設定成能跑70~90fps
流暢度、動態解析、輸入延遲等...都會比鎖60fps的好上一截
當然壓力小的遊戲就直接跑滿120fps,甚至高速遊戲都還覺得不太夠
未來升級目標應該就是4K 240Hz、亮度破千尼特的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