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 Member
您的住址: 台北市有點東又不是很東的文教區
文章: 350
|
沒有異地備援這件事情,對於在台灣曾經有參加過金融或公家系統經驗的人來說,很難以想像。因為幾乎每半年一年就要搞一次異地備援演練。印象中台灣大型機房消防法規好像有規定UPS供電和機房主機之間要維持一定的距離。
機房即便是像網路線電源線這種東西,也要符合一定以上的耐燃標準。
以前聽說有的機房一旦遭遇火災,會有自動灑下乾粉抽乾氧氣,斷絕一切燃燒可能的系統。但是這種系統聽說很恐怖,人沒來得及逃,沒氧氣很危險。
記憶中某金控內湖機房曾經發生小火災,本來一切可控,機房的構造,本來就沒有什麼易燃物可以燒;結果不知道哪個蠢蛋叫了消防隊來,水一撒下去造成本來好的機器也淋濕毀掉。機器壞掉再買就好,資料毀掉事情很嚴重。
不知道是不是韓國對於他們的系統太過自信?有什麼自動斷絕抽乾氧氣設備。突然想想也極有可能。他們的文化非常官大一級壓死人。長官要衝衝衝的時候,下屬想要踩剎車完全不可能。關鍵時刻好像有點出一些機櫃距離不足的問題。如果有貪汙舞弊,就是把原來規定的防火耐熱的消防標準降低,就可以省下或汙掉很多錢。
現在這個時代的機器好像又跟當年差很多,有需要短時間臨時電力,不是用超級電容就好?為什麼還內含鋰電池?鋰電池這種東西只要燒起來就沒救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等他燒完。好像對於飛機火車乘客手機行動電源燒起來的SOP,目前是用耐熱防火袋或水桶裝水降溫隔絕起來(水桶這招通常不到迫不得已不建議,因為鋰電池燒起來碰水雖然可以降溫,但是也會燒出不少的水蒸氣與煙,引起的騷動也很麻煩)。沒有要求你用任何滅火器材滅火。
另一個問題又是,800度以上的鋰電池燃燒,要到什麼樣等級的建築防火材料才有辦法?我可以確定塑膠類再怎麼加什麼新材料,也很難耐到這種溫度。不知道韓國人在建資料中心的時候,是不是也這麼講究「性價比」?建材當中的塑膠材料比重很高?
這時候再順便黑一句三星,外殼這麼多塑膠,也沒有便宜很多。塑膠雖然對於通訊的阻礙比金屬少很多,可是散熱也弱很多。
僅憑本人腦中的遙遠記憶,對於這件事情會發生,還是有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現役活動裝備:
Nikon D750 Lens 85 1.8D + Tamron 16-300 VC + 50 1.8D + 24 2.8D + 70-300 VR + 28-50。
噗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