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接下來要割誰?
別只關注AI!中國悄然壟斷成熟製程 美陷對中晶片依賴險境
美國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傑出訪問學者庫肯(Mike Kuiken)警告,在美國全心關注先進晶片的發展之際,中國正悄悄壟斷「基礎」半導體市場,這些晶片驅動從汽車、醫療器材到防衛系統,可以說,美國已陷入對中國晶片的危險依賴之中。
庫肯投書金融時報說,中國的晶片產能已逼近全球40%,預料2030年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其主導地位,然而該危機卻被更搶眼的人工智慧(AI)霸權之爭而毀滅性地蒙蔽。
事實上28奈米以上製程的基礎晶片(亦稱成熟或傳統晶片)是不可或缺的創新元件,也是數位技術主力,其重要性在於它無所不在,任何有開關的電子器材幾乎皆含有基礎晶片,它們形成關鍵國安基礎設施的骨幹,管理配電與通訊網絡的運作。
對五角大廈而言,這代表嚴重的弱點。儘管先進半導體是現代軍事系統的「大腦」,但基礎晶片卻是武器中的「拳頭」。F-16戰機、愛國者飛彈與標槍反坦克飛彈全都依賴傳統晶片,放棄對該供應鏈的控制意謂放棄對美國軍火庫的控制。
然而,美國對中國晶片的依賴侵害維護台海和平的戰略邏輯,或許是最危險的事。數十年來,「相互確保經濟毀滅」(mutually assured economic destruction)向來是強大的威懾力量:中國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使衝突變得在經濟上難以承受。但隨著中國追求傳統晶片的自主供應,而西方加劇依賴中國生產之際,該嚇阻機制被削弱了。
如果美國經濟的基礎設施以及軍火核心元件全都被美國頭號敵人控制,那麼AI霸主之爭就變得毫無意義。而確保美國本土與盟友對基礎半導體的供應鏈韌性不是陳舊議題,而是當前毫無商榷餘地的迫切國安議題。
該文強調,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與商務部目前對中國成熟半導體進行的301調查提供了美國政府果決行動最後機會,但光是關稅手段還不足夠,還必須採取其他措施,比如強制企業揭露其晶片供應鏈。如果不這麼做,後果將是災難性的,恐使美國生產的每一部車、每枚飛彈與每台醫療設備都轉變化為中國的籌碼。
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故我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