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後的 FR
青色: 主喇叭 (Edifier MR4)
藍色: 重低音 (Edifier T5, cross-over:10點方向,音量 8~9 點間、或3格,相位 180 )
紅色: 主喇叭與重低音同時響
房間: 3.84m x 3.22 x 3米高 (再加上一個 1.24m x 1.80m 小玄關),1st room mode = 44.75Hz
重點
1. 用適當 mic 加上 REW,會比較好調銜接
2. 看 80Hz ~ 110Hz 間,相位調對,紅色才會在其它兩線之上
3. 44.7 Hz 後迅速衰減,所以,這顆 sub (到 38 Hz),配小房間,將將好吧
4. 有沒有 20 ~ 40 Hz,有啊! 很貧弱,你可以用多顆配 x 多方向榨出來
與40 Hz 以上的 room mode 不同,是 boundary gain (請自行 AI 查詢)
5. 重低音的音量稍多,以配合人耳等響曲線的特性,小音量時聽的
6. T5 sub 不太會轟,這價位下,還行
上面 FR 中 80 ~ 120Hz 的大凹陷是我房間的節點,
一旦 mic 擺放位置移動,有機會反凹為凸
edit:
第 34 樓,說好的 50 多 Hz 與 110 Hz 共振音? 110 Hz 還凹陷哩,共振的鬼?
哈哈,那共振音,mic 移動一下就很大,
室友的房間、客廳、以及更遠的廚房,都傳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