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382
|
AMD Ryzen 9 9900X搭載BIOSTAR X870E VALKYRIE實測分享
影片內動態外觀與條狀圖數據對比可更快了解本篇內容:
https://youtu.be/Vdiu1x5X_Ms AMD於今年推出新一代平台,8月中先推出9000系列CPU,接著在9月底X870E與X870主機板上市。 與上一代7000系列約相隔2年,雖然這段期間也有推出8000系列,不過屬於7000系列架構再加強GPU或搭載NPU版本。 這次AMD新平台推出後陸續有幾版BIOS更新,分別是約10月初AGESA 1.2.0.2降低9000系列CCD多核延遲過高問題與提供9600X與9700X 105 cTDP模式提升效能; 11月初左右1.2.0.2a為9800X3D提供優化遊戲的X3D Turbo模式。 近期網路上傳出將更新1.2.0.2b改善記憶體Latency偏高的問題,國外評測查到對有些遊戲增強約1-7%不等的幀數, 在發文前一刻已有部分AM5主機板推出此版BIOS,本篇測試主機板最新版本尚在1.2.0.2a。 主機板使用BIOSTAR 屬於最高階VALKYRIE系列X870E,外型設計與上一代X670E VALKYRIE相似,兩款晶片組最大差異在於是否支援USB4。 X870E VALKYRIE全貌,8層板PCB並採用ATX規格,尺寸為305 x 244mm,主機板燈號落在左上區域,外觀設計以黑色為主體, 搭配金色與粉紅色等線條,VALKYRIE系列採用大範圍散熱裝甲,搭配金屬材質讓質感有所提升。 與上一代外觀上主要不同在於IO與晶片組上方的設計,與下方M.2散熱片更多色彩的字樣與線條。 X870E VALKYRIE左下: 2 X PCIe 5.0 x16,X8或X16,模式金屬邊框加強保護; 1 X PCIe 4.0 x16,X4模式,金屬邊框加強保護; 1 X M.2支援PCIe 5.0;3 X M.2支援PCIe 4.0;1 X M.2(E Key)插槽,可支援2230 Wi-Fi與藍芽網卡,需自行另購網卡; 網路晶片為Realtek RTL8125B,頻寬最高達2.5GbE ; 音效晶片為Realtek ALC1220,最高支援7.1聲道、前置與後置皆有Hi-Fi Audio技術。 X870E VALKYRIE右下: 6 X 黑色SATA3、1 X 前置Thunderbolt、1 X 前置USB 3.2 20G; 右下方有CLR_COMS與LN2模式切換的按鈕,有除錯燈號顯示方便辨識硬體狀態。 右方晶片組散熱片VALKYRIE Logo依光線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顏色變化。 X870E VALKYRIE右上: 4 X DIMM DDR5,支援DDR5最高容量192GB與8000+(OC),左下為前置USB 3.2 C-20G與USB 3.2 A-10G, 右下Power、Reset功能按鈕,1組12V RGB LED Header與2組5V ARGB LED Header。 X870E VALKYRIE左上: 架構腳位為AM5,散熱器扣具與AM4相容,Digital PWM供電設計達22相。 DR.MOS細分為18相VCORE Phases(110A)、2相SOC Phases、2相MISC Phases。 左上為8+8PIN電源輸入,上方IO配置Armor Gear藉以提升質感、保護與加強散熱等等作用,VALKYRIE字樣採用ARGB燈號顯示。 IO: 1 X DisplayPort(1.4) / 1 X HDMI(2.1) / SMART BIOS UPDATE Button / 8 X USB 3.2 Type A(Gen2) / 2 X WiFi Antenna / 2 X USB 3.2 Type C(Gen2)支援USB 4.0、Thunderbolt、DP 1.2 / 1 X 2.5G LAN / 5 X 鍍金音源接頭 / 1 X SPDIF_Out。 背面搭載新款強化背板,主要能防止PCB彎曲,也有類似散熱片的功能,讓主機板背面在保護能力,搭配內凹處理的VALKYRIE字型與圖案讓質感再提升。 本篇CPU主角為AMD Ryzen 9 9900X,以下簡稱9900X,採用AMD最新Zen5架構搭配台積電4nm製程,標榜提升16% IPC效能。 12核心24執行緒,基礎時脈4.4GHz,最大超頻5.6GHz,L3快取64MB,預設TDP為120W、最高溫度95°C,內顯與7900X同規格,採用Radeon Graphics,GPU核心數2、頻率2200MHz。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2024-12-13, 10:48 PM
#1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382
|
BIOS提供EZ Mode模式,這次新版本介面在功能與外觀都有進步,顯示硬體時脈與相關資訊,並有多種主要功能可以快速開啟。
透過F7可切換到進階模式也就是傳統BIOS頁面,Tweaker為主要調效頁面,涵蓋眾多CPU與DRAM細部微調選項,將Memory Clock Mode開啟XMP顯示7600。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9 9900X MB: BIOSTAR X870E VALKYRIE DRAM: TeamGroup DDR5 7600 16GX2 VGA: GIGABYTE 4070 Ti SUPER GAMING OC 16G SSD: SAMSUNG PM9A1 1TB POWER: InWin PII SERIES P130II Cooler: InWin MR36 OS: Windows 11 23H2 22631.4460 * 效能分數表現會因使用情境、配置及其他因素而異,僅供參考。 平台照片先不安裝顯卡來看一下X870E VALKYRIE主機板左上VALKYRIE發光區域,此外搭配InWin MR36也能同步調整燈光。 上一篇285K是與無鎖功耗14900K做預設值對比,本篇9900X因目前手邊尚無265K數據可對比, 這裡將14700K更新微碼0x12B BIOS並安裝相同版本Windows11與顯示卡驅動,重新測試做完整對比(簡稱147K新)。 加上參照先前14700K無鎖功耗(簡稱147K舊)與7900X這兩篇一些數據,若有相同測試軟體的種類跟版本,也會一併加入比較。 CPU-Z: 單線執行緒=> 860.1 (7900X=790.8、147K新=911.1、147K舊=899.3); 多工執行緒=> 13084.6 (7900X=12049.9、147K新=14669.2、147K舊=14969.4); CINEBENCH R23: CPU (Multi Core)=> 32209 pts (7900X=29222、147K新=33768、147K舊=35218); CPU (Single Core)=> 2221 pts (7900X=1992、147K新=2196、147K舊=2132); 右邊是運作完R23的CoreTemp溫度表現。 CINEBENCH R24: CPU (Multi Core) => 1807 pts (147K新=1914、147K舊=2049); CPU (Single Core) => 134 pts (147K新=130、147K舊=130) Geekbench 6: Single-Core Score => 3438 (147K新=3001、147K舊=3057); Multi-Core Score => 22104 (147K新=21568、147K舊=22468) x264 FHD Benchmark => 108.1 (147K新=129.7、147K舊=133);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48s (7900X=52、147K新=44、147K舊=42) CrossMark: 9900X總分2437 / 生產力2158 / 創造力2929 / 反應 2020; 7900X總分2362 / 生產力2248 / 創造力2540 / 反應 2203; 14700K新分2617 / 生產力2319 / 創造力3010 / 反應2474 14700K舊總分2623 / 生產力2330 / 創造力2975 / 反應2562 PCMARK 10 => 9931 (147K新=9573); 兩年多前7900X測試用當時最新版R23與Geekbench5無法對比較為可惜,不過9900X對比7900X在單核與全核效能皆有再提升,尤其在單線程表現更佳。 另外對照14700K在Geekbench 6單核與PCMARK 10表現較低,其他效能數據對比9900X表現算是不錯。 網路上看過不少討論提到Intel微碼0x12B更新BIOS後限制功耗讓效能降低,藉由以上測試來看,單核差異相當小,全核大約降低2.5-7%不等的效能。 SPECworkstation 3.1 CPU效能測試: 9900X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2024-12-13, 10:51 PM
#2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382
|
147K新
此款工作站測試軟體涵蓋範圍相當廣泛,涉及不少CPU或GPU效能項目,其中有不少軟體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聽過或使用過的軟體,能更貼近實際使用效能。 項目五花八門並兼具測穩定度的好軟體,有時燒機軟體都可以通過測試,但運作此軟體過程中會跳出或當掉,尤其超頻狀態想跑完這軟體更為費時。 兩款CPU在裡面眾多測試中效能各有高低,就看使用環境著重於於哪幾種軟體。 DDR5使用TeamGroup DDR5 7600 16GX2,開啟XMP運行7600 CL36-46-46-84,AIDA64 Memory Read – 82293 MB/s;Write – 90382 MB/s;Latency – 77.6ns。 147K新= Memory Read – 113.20 GB/s;Write – 96850 MB/s;Latency – 65.4ns。 印象中7000系列推出一段時間後,透過BIOS更新將當時穩定的普遍值從D5 6400提升到最高8000,不過Memory Read頻寬並沒有明顯提高還是偏低。 上面兩者若開啟高頻寬選項9900X為88766 MB/s;147K新為118.50 GB/s,仍然保持一定幅度的落差, 另外在SPECworkstation不夠穩定會出現測試項目錯誤,最後先關閉高頻寬做測試。 9000系列Latency偏高的問題在11月下旬看到網路新聞將推出AGESA 1.2.0.2b BIOS改善約-10 ns,又是一個優化效能的好消息。 3D部分由於9000系列內顯與7000系列相同,兩年前測試過大概是以顯示為主,3D效能接近Intel上一代UHD 770內顯,但與5000G系列尚有差距,這裡先不做測試。 搭配GIGABYTE 4070 Ti SUPER GAMING OC 16G進行3D測試,驅動程式版本566.14 - 2024-11-12。 3DMARK Time Spy => 22882 (147K新=24650) FINAL FANTASY XIV:Dawntrail; 1920 X 1080 HIGH開啟DLSS => 33044(147K新=35315) DIRT 5 大地長征5; 1080p畫質設定最高 => Average FPS 157.4 (147K新=172.5)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畫質設定Ultra (DLSS Ultra Performance) – 1080p => Average FPS 367.07 (147K新=374.58) Call of Duty 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 2022,畫質設定極端 (DLSS究極效能) – 1080p => 平均幀數 237 (147K新=237) 9900X在Call of Duty表現與14700K打平,其他幾款軟體有3D效能或多或少落後的狀況,如果是組AMD新主機以遊戲用途為主的話,目前還是以9000X3D系列表現最佳。 本篇散熱器搭配InWin MR36一體式水冷,風扇搭配Neptune AN120,轉速調到最高擁有不錯的風量與相對較靜音的表現。 銅底水冷頭支援360度旋轉,外觀為噴砂鋁材質工藝搭載ARGB燈效,並支援360度旋轉設計,是一款效能、外型、價位都表現不錯的360水冷。 燒機溫度與耗電量表現: 室溫約24.6度,9900X運行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CPUID HWMonitor中Powers Package顯示150.92 (147K新=243.89)W,Package溫度約78.6(147K新=88)度,Cores溫度67.5 (147K新P-cores=86)度。 時脈約4.37-4.84(147K新P-core=4.8-5.3)GHz。 9900X整機功耗表現:移除顯示卡桌面待機時最低約75 (147K新=5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約237 (147K新=328)W; 安裝4070 Ti SUPER桌面待機與電源選項平衡時最低約93 (147K新=63)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66 (147K新=399)W與最高413 (147K新=515)W、大多時間約為375 (147K新=420)W。 14700K高核心數與10nm製程在高負載環境下容易產生高功耗,不過在低負載時功耗較佳,平均溫度用同款水冷燒機時14700K比9900X還要高10幾度以上。 簡單來說,AMD 9000系列改善7000系列溫度偏高的狀況,Intel Core Ultra 200S改用台積電3nm也比14代在溫度與功耗表現有明顯的進步。 兩大品牌最新一代處理器皆用台積電先進製程,功耗皆有很好的表現,加上溫度也都起自家上一代14代或7000系列進步許多。 平台不安裝顯示卡搭配INWIN MR36水冷方便拍攝散熱模組運行AIDA64 CPU燒機時主機板溫度狀態。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2024-12-13, 11:04 PM
#3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382
|
本篇9900X x AGESA 1.2.0.2a效能數據表格:
BIOSTAR X870E延續上一代X670E VALKYRIE ID設計,逐步建立起自家高階主機板的品牌特色。 具備22相Digital PWM供電、大型散熱裝甲模組、RGB燈號、BIOS UPDATE功能,若以外型與用料看起來與一線大廠的高階主機板有相近水準。 建議BIOS與專屬軟體若能夠再優化,讓軟硬體設計水準都能同步前進會讓產品更有競爭力,另外希望高階主機板通路能見度可再提升。 AMD首波推出高階X870E/X870晶片組搭載USB 4讓價位會偏高,將推出的中階B850/B840應會平價許多, 近期若有組裝需求其實AM5上一代晶片組會是更超值的選擇。 前一篇預設值測過Intel 285K風冷對比14900K無鎖功耗BIOS,這一篇AMD 9900X用相似標準對比14700K,兩大品牌新一代CPU系列同級都無法完勝Intel 14代, 甚至9900X同樣搭水冷對上14代些許弱化全核0x12B BIOS的狀況,效能項目還是有不少落後,希望未來兩家能持續優化新架構,提供更高效能的新一代平台。 這次9000系列最大優勢是沿用AM5腳位不須更換主機板,個人認為AMD將CPU系列漸漸地分為幾個路線讓用戶做選擇,像是遊戲型選擇X3D、均衡型9000系列、高效能內顯或NPU需求則是8000G系列。 以目前效能表現來看,最有升級價值的應該是遊戲增幅較大的9000X3D,或是用5000系列前想組新平台也可以考慮, 對於7000系列的使用者或許沒有很大的誘因,除非有更多核心需求或追求更高的遊戲表現。 本篇文章花費許多時間同時測試兩個平台做對比,未來也會有其它款AMD 9000系列或Intel 200S測試分享, 不論大家對哪個平台有興趣或想入手,希望入手前都能多做功課實現需求與預算內的最佳選擇,我們下一篇評測見,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2024-12-13, 11:08 PM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