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22
文章: 2
|
美國的大戰略:利用台灣創造削弱中國的策略
以下是一個假設性劇本,美國如何利用賴清德的舉動與台灣的戰略位置,來實現對中國的壓制或引發衝突:
階段一:鼓勵賴清德升高敵意 美國的動作:美國可能通過非正式管道(如AIT或國務院低調聲明)暗示支持賴清德的強硬立場,甚至承諾提供更多軍售或情報支持。這並非要直接引戰,而是讓台灣成為美中博弈的前哨,測試中國的底線。 賴清德的回應:受到美國鼓舞,賴清德進一步推動「賴十七條」,甚至可能宣布更具挑釁性的政策(如修憲或強化「新兩國論」),將兩岸推向更緊張的對峙。 效果:台灣成為焦點,國際媒體放大台海危機,美國得以在川習會前塑造「中國威脅論」,增加對華談判的籌碼。 階段二:製造軍事摩擦 美國的策略:美國可能加大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例如派遣航母戰鬥群通過台灣海峽,或與日本、澳洲等盟友舉行聯合軍演,名義上是「維護航行自由」。同時,美國可能向台灣提供更先進的武器(如反艦飛彈或F-35戰機),刺激中國作出反應。 中國的反制:中國可能以軍事演習或封鎖台灣周邊海域回應,但因不願全面開戰,會保持一定克制。然而,若賴清德誤判形勢(如宣布某種「獨立」象徵性舉措),可能引發中國局部軍事行動,例如奪取台灣外島(如東沙或金門)。 效果:局部衝突爆發,美國不必直接參戰即可譴責中國「侵略」,推動國際制裁,並將中國拖入消耗戰。 階段四:鼓勵賴清德升高敵意 + 資訊戰點火 美國的資訊操作: 輿論引導:美國透過社群媒體(如X)、國際媒體(如CNN、BBC)及台灣在地協力者,放大賴清德「中國為敵對勢力」的論述,渲染中國即將「入侵」的危機感。假訊息可能包括「中國已在福建集結百萬大軍」或「解放軍艦隊逼近台灣」。 心理戰:美國可能洩露「情報」,稱中國準備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或網路攻擊,迫使賴清德進一步採取強硬措施。 盟友動員:美國策動日本與歐盟媒體跟進報導,形成「民主陣營團結抗中」的國際共識。 日本的配合:日本媒體可能播放「台海危機威脅日本安全」的報導,推動國內支持政府強化軍事部署。 歐盟的參與:歐盟可能在美國壓力下,由部分國家(如立陶宛、波蘭)發聲支持台灣,並呼籲對中國實施預防性制裁。 中國的反制:中國利用「戰狼外交」與海外宣傳(如CGTN),指責美國操弄台灣,並散布「台灣被美國當棋子」的論述,試圖分化台灣內部民意。 效果:台灣社會進入高度緊張狀態,賴清德獲得短期支持,但反對派(如國民黨)可能被貼上「親中賣台」標籤,內部裂痕加深。 階段五:製造軍事摩擦 + 資訊戰升級 美國的資訊操作: 假旗行動:美國可能製造虛假事件(如「中國潛艇入侵台灣海域」或「台灣漁船遭解放軍扣押」),並迅速將責任推給中國,激化軍事對峙。 網路攻擊:美國可能發動針對中國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通訊)的隱秘網路攻擊,並嫁禍台灣,誘使中國報復。 國際造勢:美國聯合日本、歐盟召開緊急峰會,指控中國「破壞印太穩定」,並通過社交媒體(如X)發起#StandWithTaiwan等運動。 日本的配合: 日本可能發布「中國威脅論」的情報(如衛星照片顯示解放軍異常活動),並以此為由增兵沖繩,同時在國內推動修憲。 日本網路戰單位可能協助美國,針對中國進行小規模資訊干擾(如癱瘓官網)。 歐盟的參與: 歐盟可能在美國壓力下,通過歐洲議會譴責中國,並由德國、法國等國推動「保護半導體供應鏈」的緊急計畫。 歐盟內部的親美派可能發動輿論戰,強調「中國威脅歐洲經濟安全」。 中國的反制: 內部宣傳:中國加大民族主義宣傳,稱「美國挑釁意在分裂中國」,動員民眾支持政府強硬回應。 對台資訊戰:中國可能透過滲透台灣網路,散布「賴清德引戰害台」的訊息,試圖激起民眾抗議。 國際反擊:中國可能在非洲、拉美等地區推動反美宣傳,削弱美國的全球聲譽。 效果:台海局部衝突風險激增,中國被國際孤立,但台灣內部因資訊戰分裂,反戰聲浪可能削弱賴清德的控制力。 階段六:美國坐收漁利 + 資訊戰收尾 美國的資訊操作: 勝利敘事:若衝突爆發,美國可能宣稱「民主陣營擊退中國威脅」,並將台積電轉移美國塑造成「全球供應鏈安全的里程碑」。 甩鍋台灣:若戰爭失控,美國可能透過輿論暗示「賴清德過激政策是導火索」,淡化自身責任。 長期圍堵:美國持續散布「中國不可信」的訊息,鞏固日本、歐盟及盟友的對華敵意。 日本的配合: 日本可能利用衝突後的輿論支持,加速軍事正常化,並強化與美國的同盟。 日本企業可能趁機接收部分台灣半導體技術,成為美國的次級受益者。 歐盟的參與: 歐盟可能在衝突後加入美國主導的「重建供應鏈」計畫,但內部分裂加劇,親中派(如匈牙利)可能公開反對。 歐盟輿論可能聚焦人道救援,試圖挽回道德形象。 中國的反制: 中國可能宣傳「美國陰謀失敗」,並利用經濟援助拉攏發展中國家,抵消制裁影響。 對台資訊戰可能轉為長期滲透,削弱台灣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效果:美國在資訊戰中獲勝,中國國際形象受損但未崩潰,台灣成為資訊戰與實體戰的雙重受害者,社會分化加劇。 階段七:確立台灣的「準國家」地位 國際承認:美國逐步推動盟友以「非正式大使館」形式與台灣建交,形成事實上的承認網絡。 法律框架:美國修訂《台灣關係法》,將台灣視為「戰略盟友」,類似以色列的地位。 資訊操作:長期宣傳「台灣模式」的成功,作為對抗威權的全球樣板。 風險:中國可能發動長期經濟戰或代理人衝突(如支持台灣內部分裂勢力),讓台灣疲於應對。 階段八:建立美主導的印太新秩序 區域聯盟:美國以台灣為核心,整合日本、澳洲、印度等國,形成「印太版北約」。 科技霸權:美台合作開發下一代技術(如6G、量子計算),確保對中國的領先優勢。 資訊操作:塑造「自由印太」的意識形態,吸引東南亞國家加入反中陣營。 風險:中國可能通過軍事現代化或太空競賽反超,打破美國霸權。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8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82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5
|
看起來
某些人很高興 俄羅斯去侵略人家領土 如同俄羅斯 侵略中國領土達200萬平方公里 真是棒棒的 ![]() ![]() ![]()
__________________
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轉移話題.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同宗.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這是個小測驗吧。
看你們有沒有專心看到,全篇少了一個"階段三"…… 這種我以前有看過,列了約十條,然後最終說你太累了沒注意到中間少了一項。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此文章於 2025-03-23 01:01 PM 被 Crazynut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我看過最好的一個評論是
螞蟻看到大象不應該想要怎麼對抗. 他應該擔心的是大象會不會一泡尿把牠的窩淹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5
|
其實內容反過來看
就知道 是某些有心人士的.統戰宣傳方式 也證明台灣 一直是屬於美國大戰略的一環 那麼 誰會怕美國大戰略 ![]() ![]() ![]() ![]()
__________________
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轉移話題.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同宗.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