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引用:
棒球我不熟,不過竹科一堆公司都有籃球隊(雖然都是自家工程師)。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SUNGF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引用:
![]() 台電合庫每年還有政府撥補,不怕虧,再請個啦啦隊多少還能貼補,結案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35
|
引用:
一些業餘一定都有,主要是搞職業未必有興趣,這種就無底洞,還可能以後被運動員反咬。 民間企業興趣不大,台灣狗政客喜歡問官股背景,不過像中華那種就算了 每個酬庸上台都是想賺更多還有討好股東和上面坐穩位置。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中華電信就是女子籃球隊,1972年成立 國泰女籃成立後沒幾年中華電信就成立了 也算是長期對於女籃運動有幫助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飛機跟捷運在窗外跑來跑去...
文章: 2,530
|
引用:
一億是最最保守的講法了啦 樂天去年整修球場,雖然地方政府有補助,一次也是幾千萬下去 今年富邦整修新莊,外野椅子全換新,本後草皮改人工,舞台木板換新,也是一次幾千萬吧? 然後你說張育成簽下去3年9千多萬,其它洋將一個一年就要幾百萬,一次要簽4,5個 加上隊裡有至少有幾個30~50萬月薪級的球星 你算算... 別看郭還是台灣那個十大首富身價高,花得起,人家可不是阿呆才賺那麼多錢的 黃仁勳一個人身價3兆以上 他有買支職棒還職籃嗎?人家不是笨蛋啊~ ![]() 此文章於 2024-12-03 12:19 AM 被 海豹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35
|
黑桶說沒賺錢就被酸,不過台灣有些傻B以為營收等於淨收入
其實扣掉成本可能沒賺錢或是賺很少,有些還要公司補錢。 過去職棒 轉播權利金也是主要收入,現在那價錢也不高,看電視的人也變少,又要授權網路直播 權利金更上不去 大破蛋加持,中信兄弟隊帳面上數字不錯看,其他隊也有受益不過還是少。 其實啦啦隊應援那些真加分不少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61
|
引用: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2834328 引用:
新聞講得很好聽,富邦悍將斥資... 實際上是新北市政府體育局招標整修。 工事看板上寫的經費來源有中央、有地方, 就是沒有富邦悍將。 https://web.pcc.gov.tw/tps/tp/commo...ad=NzAwMDc3MTI= 引用: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AI 說的
Q:請問MLB 各隊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
A:MLB 各隊的主要收入來源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媒體轉播收入 • 國家級轉播權:MLB 與國家級轉播商(如 ESPN、FOX、TBS 等)簽訂的聯盟級別電視轉播協議,每隊均分這部分收入。 • 地方性轉播權:每支球隊與當地的體育電視頻道(Regional Sports Networks, RSNs)簽訂轉播合約。這是許多球隊的重要收入來源,例如洛杉磯道奇隊和紐約洋基隊等大市場球隊的地方轉播收入非常可觀。 • 串流媒體:隨著串流平台的普及,MLB.TV 等數位產品也成為重要收入來源。 2. 票房收入 • 比賽門票:來自常規賽和季後賽的門票銷售。 • VIP包廂與季票:高價位的包廂和長期購票方案提供穩定收入。 • 附加收費:停車費、座位升級等服務。 3. 球場相關收入 • 餐飲與商品銷售:球迷在球場內的消費,包括食物、飲料和紀念品。 • 場地冠名權:一些球場冠名權合約可以帶來數百萬美元收入。 • 球場活動:球場用於音樂會、企業活動等非比賽活動的租金收入。 4. 商業贊助 • 球衣****:近年來,MLB 開放球衣和頭盔上的商業****,例如紐約大都會隊與汽車品牌的合作。 • 官方合作夥伴:MLB 與品牌如 Nike、Gatorade 和 Budweiser 等大型贊助商合作。 5. 分潤與聯盟收入 • 奢侈稅分紅:超出薪資上限的球隊需要支付奢侈稅,這筆收入會重新分配給低收入球隊。 • 國際比賽與活動:例如在其他國家舉辦的比賽、明星賽和世界棒球經典賽 (WBC) 的收益。 6. 特許經營權和品牌授權 • MLB 旗下的特許商品銷售,例如球隊帽子、球衣和其他官方周邊產品。 • 品牌授權費用,像是授權產品的銷售或與其他產業的合作(例如遊戲或影視)。 7. 數位與科技收入 • MLB Advanced Media (MLBAM):負責 MLB 的數位內容、串流服務以及技術服務(例如為其他體育聯盟提供技術支持)。 • 手機應用程式和網站的訂閱服務(如 MLB At Bat)。 市場差異 • 大市場球隊(如洋基、道奇、紅襪):依賴媒體轉播和商業贊助收入。 • 小市場球隊(如奧克蘭運動家隊、堪薩斯市皇家隊):更依賴聯盟分潤和票房收入。 這些收入來源共同構成了 MLB 球隊的經濟支柱,但各球隊的收入結構會因市場規模和球迷基礎而有所不同。 Q:那不分大小市場的球隊,收入來源的比例各是多少? A:MLB 球隊的收入來源比例會因球隊的市場規模和經營策略而異,但可以大致列出一個平均值,並探討大市場和小市場球隊的差異。以下是估算的收入來源比例,基於 MLB 的普遍收入結構: 平均收入來源比例 1. 媒體轉播收入:約 50-60% • 國家轉播權收入:20-25% • 地方轉播權收入:30-35% 2. 票房收入:約 15-25% • 包括門票銷售、VIP 包廂、停車費等。 3. 球場相關收入:約 10-15% • 餐飲、商品銷售,以及球場冠名權和其他活動收益。 4. 商業贊助:約 10-15% • 球衣****、官方合作夥伴收入等。 5. 特許經營權和品牌授權:約 5-10% • 包括官方商品、遊戲授權和聯盟級品牌合作分潤。 6. 數位與科技收入:約 5% • MLB.TV 訂閱、串流媒體服務和技術支持業務。 大市場球隊的特徵 大市場球隊(如紐約洋基隊、洛杉磯道奇隊): • 媒體轉播收入比例更高:地方性轉播合約金額往往遠超其他球隊。例如,洛杉磯道奇隊的地方轉播合約(Time Warner Cable)價值超過 80 億美元,平均每年帶來 3 億美元收入。 • 商業贊助比例較高:國際知名品牌更青睞大市場球隊,提供高額贊助。 • 票房收入佔比相對低,因其他收入來源更多樣化。 大市場收入比例(估算): • 媒體轉播:60-70% • 票房收入:10-15% • 商業贊助:15-20% • 球場相關收入和其他:5-10% 小市場球隊的特徵 小市場球隊(如奧克蘭運動家隊、坦帕灣光芒隊): • 聯盟分潤收入重要:奢侈稅分潤和國家級轉播權收入對小市場球隊更為關鍵。 • 票房收入占比高:由於其他收入來源有限,票房和球場相關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較高。 • 商業贊助比例較低,但依賴本地品牌支持。 小市場收入比例(估算): • 媒體轉播:40-50% • 票房收入:20-30% • 商業贊助:5-10% • 球場相關收入和其他:10-15% 結論 雖然聯盟內的收入結構大致相似,但大市場和小市場球隊在媒體轉播和商業贊助上的差異顯著。大市場球隊受益於規模效應,更多依賴轉播和贊助,而小市場球隊則更依賴票房和聯盟分潤。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Q:那中華職業棒球聯盟各球隊的收入來源比例呢?
A:中華職業棒球聯盟(CPBL)各球隊的收入來源比例,與 MLB 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市場規模較小、商業化程度較低,以及球隊多由企業母公司支援。以下是根據 CPBL 的經營模式和公開資料,估算的收入來源比例: CPBL 球隊平均收入來源比例 1. 票房收入:約 30-40% • 包括門票銷售、季票、VIP 包廂,以及比賽現場相關收入(如停車費)。由於現場觀眾是 CPBL 收入的主要來源,票房占比相對較高。 2. 球場相關收入:約 20-30% • 餐飲、周邊商品銷售(例如球衣、球帽、紀念品)。 • 球場活動收入:球場出租給其他用途,如音樂會、商業活動等。 3. 商業贊助:約 20-30% • 球隊的主要收入之一,包括球衣****、球場冠名權、企業合作贊助等。例如,統一獅與統一企業的品牌聯動,是母公司支援球隊的重要方式。 4. 媒體轉播收入:約 10-20% • 包括電視轉播、網路直播平台(如 ELEVEN SPORTS、LINE TV)的轉播權收入。相較於 MLB,CPBL 的媒體轉播收入占比較低,主要因為市場規模較小,但近年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5. 聯盟分潤和其他收入:約 5-10% • 包括聯盟商業活動分潤(如明星賽、季後賽分潤),以及母公司補助和其他創收途徑。 大市場與小市場球隊的差異 大市場球隊(如中信兄弟、味全龍): • 票房與贊助收入較高:在台中(中信兄弟)和新竹(味全龍)等地有較穩定的球迷基礎,能吸引更多觀眾和贊助商。 • 品牌價值高:如中信兄弟隊透過母公司中信金控的強大資源,能吸引高端贊助,並且有跨產業的品牌整合優勢。 小市場球隊(如富邦悍將、樂天桃猿): • 母公司支援重要:小市場球隊更依賴母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例如,富邦悍將的財務支援來自富邦集團,樂天桃猿則依賴母公司樂天的品牌與資金。 • 地方票房壓力較大:在觀眾基數較少的地區,票房收入可能無法完全支撐球隊運作。 收入來源的挑戰 1. 媒體收入偏低:雖然近年 CPBL 開始探索國際串流市場,但媒體收入仍遠不及 MLB 和其他國際聯盟。 2. 票房依賴度高:球隊過於依賴現場觀眾收入,受經濟環境和球迷熱度影響較大。 3. 母公司支援佔比過高:許多球隊需要母公司提供額外資金支撐運作,這使得部分球隊的財務自主性較低。 結論 在 CPBL 中,票房收入和商業贊助是球隊的兩大收入來源,分別占 30-40% 和 20-30%。然而,與 MLB 相比,媒體轉播收入比例偏低,而母公司支援在小市場球隊中特別重要。未來,隨著媒體轉播和數位收入的成長,CPBL 有機會進一步多元化收入來源,減少對母公司的依賴。 沒有啦啦隊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61
|
引用:
租金每年才八百八十萬元。 連整修一次的錢都平衡不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56386 引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