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876
|
引用:
但是我看過大部分USB-C的M.2 SSD外接盒速度都只有1000MB/s而已 所以買3.0、4.0的給轉接盒也是浪費 M.2麻煩的點在於主板支援性跟擴充數量 這會導致M.2通常只能賣舊換新,很難多插幾支增加容量 然後再來就是同容量其實不該3.0、4.0價差過大 所以當4.0某些廠牌比很多廠商3.0還便宜時,誰會花更多錢買3.0? 不過美光SATA的MX500 2TB一直保持在6000元很穩,最近才小降到5750元 這種才500MB/s的古董居然比M.2高速碟貴,實在是...難道潛在需求頗高?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4
|
SSD價格跌不少,但是大容量卡在2TB很久了~超過2TB就非常貴
|
||
![]()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120
|
引用:
等待乾爹中,哈,期待9999 XD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661
|
個人放檔案或大容量還是習慣用傳統碟。
唯有系統或D槽這種要常常存取的才會用固態。 所以沒遊戲等等..超過500好像我也用不完 ![]() 買前開需求單時.也是要求要多快.哪種規格..要品牌.哪種主控.穩定度..等 結果使用到現在就intel DC用來當D槽養養農場這樣[既然號稱用不死就儘量用了] 真要說有感的是C槽D槽兩個固態互搬檔案時很快罷了。
__________________
SD1.5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4
|
引用:
當外接隨身碟重點就不是速度了,市售1TB隨身碟都要三四千, CS3030相較之下就很值得買,外接內接都兩相宜。 至於SATA,M.2規格是近三四年才慢慢普及的,很多人的桌機筆電是更早之前, 只有SATA 2.5能裝,不然就是像我一樣GEN2甚至SATA的M.2。 SSD當備份碟的好處是,小檔傳很快,所以要看平常備份的檔案類型是什麼。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鋼彈格納庫
文章: 198
|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RAH...UJ?fq=/S/DRAHF3
PNY CS2140 1TB M.2 2280 PCIe Gen4x4 SSD 固態硬碟 開始﹕11/24(星期三) 10:00 結束﹕11/25(星期四) 10:00 限時價↘$1999元 ![]()
__________________
前方有測速照相 , 請放慢素肚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因為USB 3.0的速度就是10Gbit而已... USB 3.0命名一直改,改到讓人眼花撩亂 稍微梳理一下 最早的USB 3.0只有5Gbit/s,換算就是500MB 現在的命名全改成USB 3.2 Genx XxX 目前最快的是3.2 Gen 2 2x2 到20Gbit/s 就是2000MB Type-C只是一個連接端子規格,跟介面速度無關 Type-C最早出來的時候也有USB 2.0的線 但也有很多功能如PD,Thunderbolt 3/4等跟Type-C綁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此文章於 2021-11-24 04:36 PM 被 blair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4
|
引用:
市售很多Type-C充電線都是USB 2.0,平常充電時都沒啥感覺,也充很快, 有天臨時要拿來接外接硬碟傳檔時才發現....... ![]() 所以之後還是特地買了標示USB 3.0的線來接硬碟 ![]() 而且就像您說的,USB 3.0還有分好多版本,線也是 ![]() 另外還有能支援Thunderbolt的線,價格又翻一番。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1
|
現在很多線都是標充電的速度而不是傳輸的速度
我也是前幾天才發現手上僅有兩條是10Gbps的線 其他都是普通的 之前也是以為能用來快充就是最新規格的傳輸線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11
文章: 25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