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89
|
引用:
我有用Line首購300紅包+P幣回饋135 所以總支出可降到 4499-300-135=4064 (好像還會有line回饋1%45可領) 總之大概落在4000多一點點啦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3,625
|
引用:
這價格真殺...歷史低價了
__________________
主力效能機 CPU : R9 5900X RAM : DDR4 32G*4 主機板 : X570S Aorus Elite AX 顯式卡 : RTX2060S 硬碟 : 1TB SSD + 1TB SSD 螢幕: BDM4350 監控伺服器系統 CPU : E5 2699V3 RAM : DDR4 32G*4 主機板 : X99-E 顯式卡 : RTX2060S 硬碟 : 1TB SSD + (ST3000DM001)x4 RAID0 螢幕: AOC 39 曲面 + PHILIPS 43" 4K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2
|
PNY XLR8 CS3040 2TB 又打折了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22
文章: 1
|
話說去年12月3999買的CS3030在三月讀不到,送修回來後變成了美光顆粒,不知是好是壞(其他家G3/G4用這顆的TBW都才1.4-1.5K而已)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SSD會用到保固都不是件好事,管他用甚麼顆粒,是廠牌的問題。 去年特價出來時我也考慮要不要搶一個,但顧慮到這種雜牌廠所以放棄,同事有人搶到在辦公室聊天時有講,結果才過一個半月那位同事就幹聲連連,CS3030突然PC就抓不到了,害他連同假日在家加班共4天趕出來的程式碼還沒上傳同步備份就完全消失無蹤。 現在PNY SSD的優惠再便宜我都無視,我資料比較重要,錢再賺就有。 不過想想拿來當遊戲碟應該還好... 此文章於 2022-08-06 10:58 P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最近也在看SSD固態外接硬碟, 考慮開始全面改用, 因為2.5HDD在震動上損壞率略高.
(速度差異倒是其次) 不過看了看2TB還要將近1萬, 不然就是7千, 比傳統的2千5高很多啊...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SSD的甜蜜點在1TB 而且已經兩年價格沒變動了 SSD容量必然比HDD少, 不然消費級HDD早就死透了 不放影音檔與遊戲檔的話本地儲存256GB足矣 外接硬碟有什麼需求要1TB以上?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全備份: 設備運作影音主要項目931GB, 次要項目約400GB(還沒整理完). 私人文件項目11GB, 公司零物料項目40GB左右(還沒整理完), 公司文件至少17GB(還沒整理完)... 超過1TB (不到2TB), 所以... 不過你的說法讓我想到了, 或許可以拆開買2顆? 目前還在整理, 說不定有些重複性高的影片我會刪一刪. 此文章於 2022-08-10 04:55 P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全備份只有土豪才用SSD 而且這樣要分很多顆,會有管理問題還有設定問題 我的備份碟容量一定比所有被備份的對象加總容量大 所以會有分直接內接第二顆硬碟(前任PC主硬碟退下來)備份(PC桌機) NAS備份(筆電+Mac)--->NAS後面外接一顆外接硬碟備份整顆NAS(第二份) 成本不高就能包含所有備份 現在HDD的主用途就是資料碟跟備份、NAS 連MS都在傳規劃將來強制系統碟必須為SSD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此文章於 2022-08-10 05:02 PM 被 blair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3重備份? 我目前是沒有打算備份到這麼多. 之前就是筆電工作, 然後不斷歸檔到外接2.5"(2TB), 最近台海問題跟公司討論緊急應變. 所以除了雲端帳密給他們(那個也只能塞100GB), 就是外接硬碟處理剩下的資料了. 其實我有一些把握, 如果真的把重複不要的都刪除, 說不定可以少很多. 畢竟每次檢驗設備拍一定流程, 很多重複的, 理論上無需全部保留 XD 先試試看刪除掉一些, 也看看1TB的價位好了, 謝謝說明. (無須做NAS, 這個就是台灣被打掉, 公司資料屬於公司資產, 我要負責任給一份而已) === 1TB @ NT 3,500 (還真的近乎2TB半價 XD) 此文章於 2022-08-10 05:14 P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