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4-12-27 不再眼睜睜等呼吸停止!健保給付治療藥費+整合性照護實現SMA平凡夢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病友可能連自己移動、洗漱、吃飯等, 這些輕而易舉的動作都有困難,甚至也沒有呼吸的力氣! 過往SMA藥物健保給付條件嚴苛,能用藥者少之又少,好消息是,自今年8月起,健保全面擴大背針與口服藥的給付範圍, 讓全台約400名SMA病友皆有治療的機會,幫助病程踩煞車,重燃希望。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5-02-05 人命分貴賤?高雄診所爆「課金1千可插隊」院長說詞反覆...衛生局出手了
有網友於社群平台中貼文指出,路竹區一家診所,於櫃檯張貼告示提 「趕時間,不想等候」,掛號費加1000元即可優先看診免排隊; 就連櫃檯停止掛號後,也可加價600元掛號費換取排隊掛號,說是要維護良好醫療品質,讓網友質疑「這樣合法嗎?」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4
|
其實我覺得所有人在健保討論上都離開了原始的目的。
健保的原意是要打破台灣窮人的貧病循環悲劇,而不是要解決所有人的醫療費用問題 當一個治療已經無法合理的幫助台灣窮人脫離貧病循環時,就沒有討論的必要, 應該把資源保留在預防台灣窮人生病、協助台灣窮人減輕負擔及促進本土醫學發展以利長期醫療成本下降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
引用:
預防窮人生病所以給健保? 我認為他們需要的是社會福利 而非看病免錢 身體自己平時好好照顧 而非平時糟蹋自己 生病躲去醫院給國家養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cjan Kentnet rcack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5-01-22 健保給付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千名乳癌病友受惠省百萬
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此項給付涵蓋早期與轉移性乳癌病友,預估首年將有破千名病友受惠,到第五年每年約可惠及1,700位病友。 早期病友最多可給付18個療程,轉移性病友則可給付18個月(約26個療程),每位病友可望節省120萬至180萬元不等的藥費。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99
|
已經不期望甚麼
最希望能通過安樂死,但也是最不可能的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5-02-08 外科醫師招3輪仍缺人 台大院長:健保續存但醫療將崩壞
年輕醫師考量薪資與生活品質,紛紛用腳投票,救命科別投入者漸少。 吳明賢表示,「年輕人是對的」。年輕人說要慢活,要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個是他我這一代不敢想的, 而且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年輕人才是對的」,他近年努力提升台大人的待遇,就是希望讓他們留在醫學中心。 但吳明賢也提出他的擔憂,去年台大預計招募17位外科住院醫師,招募3輪仍有5個缺額, 甚至有3人半路改選其他科別,這是過去未有的現象,健保資源分配再不往救命科別, 未來五年後戰後嬰兒潮醫師退休,包括他自己,全台恐面臨急重難症沒有醫師的窘境,醫療體系面臨崩壞。 國內醫學生設有限額,每年人數固定,吳明賢表示,若健保制度不提供保障, 年輕人「用腳投票」離開急重症科別,轉向不必待命,收入更多的五官科,皮膚科、醫美等科別任職, 「不該指責年輕人往錢看,而該憂心健保可否永續經營,醫界傳統能否傳承。」 「內、外、婦、兒」等傳統科別失寵,除薪資待遇外,也因這些救命科別值班、待命需求高。 吳明賢表示,自己常舉辦院內座談,認同年輕人追求生活品質,希望兼顧工作與生活想法。 外科、兒科等醫師必需值班,隨時待命回醫院緊急手術,所賺薪資又比皮膚科等自費比率高的科別少,雙重打擊下,當然會走人。 吳明賢說,戰後嬰兒潮醫師5年後大量退休,中生代、新生代醫師取而代之,成為國內醫療支柱, 健保危機日漸升溫,但健保總額每年由民眾、政府及雇主所繳保費挹注,因此健保不會倒。 但總額有限讓民眾自費比率愈來愈高,支付制度論量而不輪質計酬,讓救命科沒人要做。 他說,自己是戰後嬰兒潮一員,「很擔心退休後,急重難罕科別還在嗎?」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5-02-08 專訪吳明賢/年輕人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是對的 「責任在我們」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批評,健保資源錯置,讓年輕醫師犧牲善良才獲得應有報酬, 引發各界討論,有人認同有人認為他拿醫德勒索年輕醫師。 吳明賢今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自己不但無意苛責年輕人而是贊同他們,他盼自己在退休前, 還能「當烏鴉」為醫療前景發聲,盼健保制度能轉變,別讓台灣步入南韓無人想當急重症醫師後塵。 許多年輕醫師考量薪資與生活品質,紛紛用腳投票,救命科別投入者漸少。 吳明賢表示,急重難罕科別訓練長、工作壓力大、醫療糾紛多,「其實年輕人還是很怕醫糾」, 這本來就較容易讓人卻步,但是也因為是「救命科」才會有醫療糾紛。 不過「年輕人是對的」,年輕人說要慢活,要工作與生活平衡,這是他這一代人不敢想的。 他贊同且支持年輕人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慢活樂活的態度。 吳明賢語重心長地說,見諸國外實施總額給付的國家,無論在就醫可近性、可負擔性及醫療效率效能都會變差。 台灣醫療卻仍能每年在世界的評比都名列前茅,而且以便宜的價格傲世,就知道這是建立在第一線醫護人員的不計較及犧牲奉獻上。 但是不符合人性的制度,終究無法持久,最後受害的會是全民。 吳明賢說,自己評論時事常被各界責罵,就連自己老師都說, 台大院長不必太常對外發言,省得被罵,尤其再5年就要退休,自己也可以安靜度過。 但針對健保制度、台灣醫療前景擔憂日漸沈重,實在無法置之不管, 他願意當醫界的「烏鴉」,在退休前持續吶喊,盼搖動制度讓台灣醫療永續發展。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10 您的住址: ?viper in w-0-t
文章: 134
|
重大突破!幹細胞可以被無限製造了?自體幹細胞逆轉第一型糖尿病世界首例!還有哪些疾病可以被治療
https://youtu.be/xTFel1GBedk?si=7lyB9mFA-csAXdh6 這應該不是唬爛的新聞 自體幹細胞去年就科學研究能成功修復角膜讓視力提升 這樣一型糖尿病不就有救了 ![]() 這應該無法用在健保上 這幹細胞的費用太貴太貴 真的超級有錢人有一型糖尿病的 可以花錢考慮看看這種治療方式 此文章於 2025-02-16 02:00 PM 被 終極密碼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8
|
2025-02-23 全台醫院急診室塞爆! 急診醫學會警告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
全台醫院急診室塞爆,急診醫學會昨晚發文示警,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呼籲醫療院所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 護理師公會也強調,目前沒有規範急診護病比,護病比經常1比20以上,甚至有護理師工時超過13小時, 急診、加護病房兩頭燒,如果情況未改善,擔憂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 現行白班護理師護病比規定上限1:6,大夜班則是1:11,但不少醫院通通超標, 而且急診室留觀床沒有規範護病比,1:20以上時有所聞,急診醫學會呼籲, 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強制開放病房,讓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增加急診醫護人力並強化分級醫療。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玉菁:「歷年來過年期間,(急診病床)負荷量就是夠的,結果這一波又有疫情來攪亂, 就是流感跟諾羅(病毒),原本預計期待消化的速度就慢了啊。」如今急診醫護人員忙到不可開交, 未來可能爆發大規模離職,恐怕不是人民之福。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