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5
|
引用:
兩者皆有 但是香港1997年後即便要在本地開立科創事業, 也無法招顧到合用的員工也是事實... 比對看看失去技職體系的台灣和香港, 你就能理解箇中奧妙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381
|
引用:
製造業比的不就是成本?? 那年代中國跟香港工人的成本差那麼多,你是想要雇到什合用的員工??
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只是減少人的工作,或提昇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你對要做的事情到底有多深的了解 沒有足夠了解自己的問題只想站在巨人肩膀上 巨人依然是巨人 山頭往往不是目的地 你不僅上山白費功夫下山還要重新迷路一次 ![]() ![]() ![]() ![]()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香港製造業北移, 同時香港公司轉為接單公司, 從80年代初期其實發展不錯。 當時主軸,接單出口貿易, 從貿易到貨運海運,加上金融中心,日子過得很不錯。 後來中國發展自己的深水港,拉走不少貨運量,還有出紀錄片提到貨運司機原本的好日子因此消失。 但同一時期,中國對港的金融也起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大量的中國資金與外國資金計入香港,所以又維持好一陣子光景。 直到現在香港無論 金融、貨運、接單、製造都死光了,無論是誰來治港都是一炮打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
數碼港?
小超人大撈一票代表作? 引用:
當年香港人工比台灣還貴,製造業不外移,要等死? 此文章於 2022-12-19 07:31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74
|
引用:
今年美國人工比台灣還貴,台灣晶圓製造業搬過去了,是找死嗎?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全搬去了嗎?還是大部分佔比已經決定搬去了。 台媒怎都沒消息。 很早以前台積電就有一個工廠在美國,沒想到healthfirst已經確認台積電的新動向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19
|
引用:
嗯?! TSMC不是已經祭出好福利找台灣的人才去米國支援米廠嗎 ?? 也就是說就算給了很好的福利,仍然比請米國人划算?? ![]() ![]() ![]()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
引用:
香港當年有什麼產業?香積電? 大到占全世界1/2以上產量? 鏞記店燒鵝? 半島體酒店?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74
|
搬過去的人、錢、設備是?
![]() 引用:
我只是照那句話的邏輯 套在台積電上而已 現在又扯什麼燒鵝 晚點是不是又要扯別點? 無限延伸 ![]() 此文章於 2022-12-19 10:46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原來只是套用攀比台積電而已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