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Zuchen
嗯...
看起來也就是說CPU跑"爽WU"時,PPD/Watt可以比GPU跑"雷WU"時好看一點

但是除此之外都還是有一段差距
眾所周知,雷WU和爽WU的差別很大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不重視CPU的運算力
從前年5月我加入WCG後,只要電腦是放在不用擔心電費的環境下我都讓他全速運算
跑到現在雖然不算很前面,在全球排名也已進入前三千名了

相較去年11月才加入的F@H,全球排名仍然在兩萬多名,還有好一段路要追趕
可見跑的長久才是王道


跑分散式運算總積分要高, 當然還是要靠時間的槓桿, 差一年還是有差啦~

選擇運算器時, 與其看需要時間加乘的積分排行, 不如看單日日產在整個族群內的關係.

只要能堅持下去, 日產排行就是長期積分排行的縮影.

如果你去記錄你的 日排名爬升速度 就知道你在F@H的進展可是要比WCG要快得非常多.


F@H 用GPU要日產一萬不難, 但已能進入全球單人日產500強之列! (真的不要小看自己)

以目前水準, 580萬(目前500th者積分) 萬點日產只需要兩年不到就能進入單人世排500.

但是給你三台四核跑WCG, N年也跑不進WCG世界500強.(以C2Q一般可達3.2GHz時脈)

( PS: 16核跑WCG已 嚴重卡關 在47x名, 個人經驗~ )

而且F@H還是比WCG歷史更悠久,人數更龐大的專案, 都還能取得更容易的進步.

最大的差異就是使用的運算器是完全不同級數的產分能力.

GPU進步的速度是各種運算器中最可觀的, C2D 06年初就400外頻基本盤,原廠空冷上3.2G

到目前不看i7的話, 即使65nm換到45nm仍可說沒有顯著的進步, 不過GPU已經翻過幾翻了,

長期來看的話, 相同的電力負擔下漸進升級, 仍是看好GPU當做主力運算器的優勢.
     
      

此文章於 2009-03-01 10:52 AM 被 Raziel 編輯.
舊 2009-03-01, 10:50 AM #41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老闆們別再混了!
Regular Member
 
老闆們別再混了!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1
Smile

引用:
作者rainthink
下一集沒了 今天上課知道她死會了 呵呵~~~

那換我小爆一下,我的太座當初認識時也是死會,不過我的個性不認輸,
所以還是死纏爛打,撐了一年後女生終於 "移防 (房?)",算是橫刀奪愛吧。

引用:
作者fanghuns
gpu 100多度有點熱
之前放公司跑 最高80幾度
保固內 沒關西 盡量操 有問題我幫您送修

可能是浩鑫的迷你電腦太擠了,環境散熱不良吧,不過方大出面力挺,
二話不說,衝就對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3-01, 11:13 AM #41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闆們別再混了!離線中  
Zuchen
Junior Member
 
Zuch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751
引用:
作者Raziel
F@H 用GPU要日產一萬不難, 但已能進入全球單人日產500強之列! (真的不要小看自己)

以目前水準, 580萬(目前500th者積分) 萬點日產只需要兩年不到就能進入單人世排500.

但是給你三台四核跑WCG, N年也跑不進WCG世界500強.(以C2Q一般可達3.2GHz時脈)

( PS: 16核跑WCG已 嚴重卡關 在47x名, 個人經驗~ )

而且F@H還是比WCG歷史更悠久,人數更龐大的專案, 都還能取得更容易的進步.

最大的差異就是使用的運算器是完全不同級數的產分能力.

GPU進步的速度是各種運算器中最可觀的...

可能WCG前五百名多人同帳號在跑的比較多吧?
不然連16核下去也只能在五百邊緣.....

話說06年之後,的確CPU的運算力成長遠不如GPU來的快
CPU在沒有出現重大架構進步前,都只能用核心數及時脈在撐
但是GPU只要簡單加個SP,F@H PPD就近乎等倍成長

怪不得Intel及AMD等最近都不得不重視GPGPU這一塊領域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3-01, 11:29 AM #41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uchen離線中  
rainthink
Power Member
 
rainthin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8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Zuchen
可能WCG前五百名多人同帳號在跑的比較多吧?
不然連16核下去也只能在五百邊緣.....

話說06年之後,的確CPU的運算力成長遠不如GPU來的快
CPU在沒有出現重大架構進步前,都只能用核心數及時脈在撐
但是GPU只要簡單加個SP,F@H PPD就近乎等倍成長

怪不得Intel及AMD等最近都不得不重視GPGPU這一塊領域


不同的運算領域發揮吧...像是我現在有在學的3DsMAX
就跟顯示卡脫不了關係(支援OPEN GL Direct)

另外像新版的Adobe CS4也加入了支援CUDA計算的功能

相對的 GPU跟CPU也有很大的不同 就是運作溫度跟耗能

也因為GPU所需要的功(Watt)比CPU大 例如GTX295(289W)
所以產生的高熱就比CPU來得高了 但是相對的在F@H的運算
也就優異很多了 不過要把GPGPU弄出來 Intel跟AMD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是散熱問題
現在高階的顯示卡的散熱由於是插在PCI-E上面
所以PCB板,GPU,繪圖記憶體有額外的"空間"可以散熱
如果要將GPU核心做在主機板上 仍有不少的困難要克服



引用:
作者老闆們別再混了
!那換我小爆一下,我的太座當初認識時也是死會,不過我的個性不認輸,
所以還是死纏爛打,撐了一年後女生終於 "移防 (房?)",算是橫刀奪愛吧。


嘖嘖~~~是有優勢啦 她男友在外地工作 大概兩小時高速公路車程
雖然有人說近水樓台先得月...(想一想以前的女友也是這樣子被搶走)

隨緣啦~~~不強求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3-01, 12:23 PM #41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think離線中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Zuchen
可能WCG前五百名多人同帳號在跑的比較多吧?
不然連16核下去也只能在五百邊緣.....

話說06年之後,的確CPU的運算力成長遠不如GPU來的快
CPU在沒有出現重大架構進步前,都只能用核心數及時脈在撐
但是GPU只要簡單加個SP,F@H PPD就近乎等倍成長

怪不得Intel及AMD等最近都不得不重視GPGPU這一塊領域

各分散式專案只要看到高運算力的一定都是多機器同帳號在跑~ 這種東西是靠打群架的~

WCG的CPU client很成熟, 不會強佔資源, 所以要是裝在其他人的電腦上跑自己的帳號.

使用上幾乎不會發現程式的存在(除了CPU滿檔), 也不太容易被嫌棄, 就容易長久的跑.

我現在自有的20核大約也會在350th附近停滯.

三百強的WCGer 保證有許多人是大型網路/大量電腦的管理者(或借用者 )

不然單人之力要超過五台四核心電腦開全天, 我想不是那麼的容易.

目前F@H的GPU client很容易發現佔掉顯卡巨大比例的運算力, 而且還會挑新卡才能跑,

如果GPGPU更普及, F@H client(或OS)資源管理更穩定成熟, GPU based專案應會有爆發力出來.

此文章於 2009-03-01 01:30 PM 被 Raziel 編輯.
舊 2009-03-01, 01:27 PM #41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SHIN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1342萬光年外
文章: 896
引用:
作者Zuchen
話說06年之後,的確CPU的運算力成長遠不如GPU來的快
CPU在沒有出現重大架構進步前,都只能用核心數及時脈在撐
但是GPU只要簡單加個SP,F@H PPD就近乎等倍成長
怪不得Intel及AMD等最近都不得不重視GPGPU這一塊領域


CPU增加核心數跟GPU增加SP,感覺好像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引用:
作者rainthink
不同的運算領域發揮吧...像是我現在有在學的3DsMAX
就跟顯示卡脫不了關係(支援OPEN GL Direct)
另外像新版的Adobe CS4也加入了支援CUDA計算的功能
相對的 GPU跟CPU也有很大的不同 就是運作溫度跟耗能


有幾次開CS4時,忘了關F@H,結果就藍螢幕重開機..
關了 CS4的CDUA才正常。

引用:
作者Raziel
各分散式專案只要看到高運算力的一定都是多機器同帳號在跑~ 這種東西是靠打群架的~
WCG的CPU client很成熟, 不會強佔資源, 所以要是裝在其他人的電腦上跑自己的帳號.
使用上幾乎不會發現程式的存在(除了CPU滿檔), 也不太容易被嫌棄, 就容易長久的跑.

WCG + BOINC 的client管理資源真的好,
在要管理多數的電腦時,
看WCG官網各機器wu的運算與回傳狀態,加上到boincstats的網站看各機器boinc 是否定期同步 boincstats,
只要在有網路的地方就能知道各機器的WCG是否運作正常。

引用:
作者Raziel
三百強的WCGer 保證有許多人是大型網路/大量電腦的管理者(或借用者 )
不然單人之力要超過五台四核心電腦開全天, 我想不是那麼的容易.


F@H就差一截了,不只資源分配不佳,
也缺乏網管的監控的工具,
應該就是這個是讓複數電腦的管理者與借用者加入運算的阻力之一...

ps:資源分配不佳要等到全面導入DX10之後才能解決,
F@H的監控工具,雖然FahMon已經有透過網路讓管理者監控的功能在內,
但來是遠不如boincstats現成的存取官方數字的網頁介面。
舊 2009-03-01, 03:31 PM #41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NN離線中  
ExtremeTech
Elite Member
 
ExtremeTec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327
引用:
作者SHINN
ps:資源分配不佳要等到全面導入DX10之後才能解決,
F@H的監控工具,雖然FahMon已經有透過網路讓管理者監控的功能在內,
但來是遠不如boincstats現成的存取官方數字的網頁介面。


+1

為了統計各WU出現機率

2/20~2/28每天23:05固定在EOC上統計兩個(ATI/NV)完全使用VGA的帳戶積分結果

還要用結果反推各WU的出現比率

真是夠麻煩的...

(但是只有這樣VGAMaster的數據才會準確)

希望Fahmon可以新增統計各WU出現次數的功能!
舊 2009-03-01, 03:50 PM #41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xtremeTech離線中  
SHIN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1342萬光年外
文章: 896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1
為了統計各WU出現機率
2/20~2/28每天23:05固定在EOC上統計兩個(ATI/NV)完全使用VGA的帳戶積分結果
還要用結果反推各WU的出現比率
真是夠麻煩的...
(但是只有這樣VGAMaster的數據才會準確)
希望Fahmon可以新增統計各WU出現次數的功能!


推VGAMaster 準確...
剛開始用9800gx2跑的時候,連續接到ppd 5000+wu的時候,
都會幻想單卡會不會遠超過VGAMaster預估的值,
結果十幾天過去了,
3張插在無人用跑分機上的9800gx2總ppd平均值就是 24000+-...
VGAMaster 精準到讓小弟的幻想破滅了。

此文章於 2009-03-01 04:09 PM 被 SHINN 編輯.
舊 2009-03-01, 04:07 PM #41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NN離線中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路過 1000萬 積點里程碑~ 其他弟兄繼續加油啊!
舊 2009-03-01, 06:11 PM #41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rainthink
Power Member
 
rainthin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8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SHINN
推VGAMaster 準確...
剛開始用9800gx2跑的時候,連續接到ppd 5000+wu的時候,
都會幻想單卡會不會遠超過VGAMaster預估的值,
結果十幾天過去了,
3張插在無人用跑分機上的9800gx2總ppd平均值就是 24000+-...
VGAMaster 精準到讓小弟的幻想破滅了。


好閃 三張9800GX2



一號機二號機運作 PPD 20K+ 加上PS3 23K-24K+

如果老哥的那一台9800GT TOP櫻花小妹妹也加入 大概就29K+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3-01, 06:12 PM #41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think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