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社會時事發言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超軼絕塵
Advance Member
 
超軼絕塵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0
乾脆辦個不記名投票
打仗時台灣發布緊急動員50y以下非殘疾都去報到
願意去不裝死的比例有多少??
如果只是要準備渡過戰爭這些時日而非上戰場那未必多困難
中共多半不會無差別轟炸
只針對電廠、輸電、交通、軍用、通訊等方面打擊
那只要有遇過類似921那樣長時間沒水電的應該都不難過
只需好好處理心理問題就好
(921後蠻多有點辦法的都安了地下水井抽水馬達甚至有柴油發電機~我家都有)
如果要扯是不是會遇到打仗這就扯不清了
我只能說要真的對岸打過來八成是美中大失衡了
在那時候八成有點錢跟背景的都早跑了(老實說必定包含我)
說不定戰事崩得極快也不用啥準備
     
      
舊 2021-03-27, 09:32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超軼絕塵離線中  
垃圾六號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around the world
文章: 1,476
其實兩岸間現在發生戰爭的機率 比各位想像的大得多了

最近中共軍機在台灣西南沿海的"演訓"架次 不停提升

導致台灣空軍時常要掛彈緊急起飛 民航機也常被迫重飛

我也當過重飛苦主

兩岸從以往的演戲 到現在的入戲三分

其中重要的是 共機真的越來越逼近台灣本島

飛進高雄市區也只要三分鐘內

而國軍的制式對共機喊話 從以往的鏗鏘有力

到現在的溫柔勸離

都讓共機幾乎肆無忌憚的只差沒直接飛越本島

在我的看法 現在只差誰要開第一槍

而兩方空軍面對自己國家對內的政治操作 其實壓力山大

-------------------------------------
我是跟家人們約定 如果戰爭開始第一槍
要老婆把證件護照帶著 跟小孩到家附近的小學碰面
再想下一步
 
舊 2021-03-27, 09:50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垃圾六號離線中  
礦鐵人
*停權中*
 
礦鐵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7
文章: 56
老共只是在測試美國的反應啦,尤其是美台關係越好老共就會越吃味,就算派100架它也不敢飛進台灣防空範圍,坦白說以前靠恐嚇台灣來讓美國讓步很有用,但是時空背景早就不同了,老共還是那108招,不過也不能太輕敵就是
舊 2021-03-27, 09:59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礦鐵人離線中  
Hermit Crab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37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你這想法讓我想到,ptt有人提到中共包機來台,然後直接集結從桃園機場直衝總統府斬首..
當然是被酸歪了..


嗯,當年的X-MEN特攻連那串我也笑翻了...
舊 2021-03-27, 10:09 PM #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rmit Crab現在在線上  
龍龍九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6
文章: 0
引用:
作者pineapple1976
先把投降派吊路燈

拿到槍的時候,你確定是誰先吊誰?
最討厭你這種
舊 2021-03-27, 10:09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龍龍九離線中  
小肥羊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您的住址: Republic of Chunghwa (ROC)
文章: 84
引用:
作者真象
大量物資送東岸也沒用,中共打蘇花公路,太魯閣,南迴公路,這三條公路斷了,東岸上再多物資也無法盡快的運到西岸。

如果我是中共,大不了學北韓一樣,不小心誤射打掉我方一台軍艦,聲明誤射,然後在台灣海峽進行演習,藉由軍事的壓力在經濟上施壓我方。

宜蘭表示:我怎麼被排除在東岸的列表 明明從東岸運送物資到西岸的最佳港口是蘇澳港
還有聲明誤射的一方,沒先放下其他武力,就不會有人相信是誤射,而是開戰
__________________
小肥羊是提醒自己在台灣不要被無良商人當肥羊宰。
騙創投的訣竅不在你的企劃多漂亮,在你能不能騙進第一個大咖投你,只要有一個頂峰大咖投你,其他創投就會無腦搶了。而頂峰大咖真的那麼聰明睿智眼光準確嗎?才怪,他是靠一個成功的投資抵掉二十個看走眼的失敗而已。
舊 2021-03-27, 10:33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肥羊離線中  
firmware
Master Member
 
firmwar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引用:
作者Hermit Crab
反過來説也有野心家可能會想戰後重新利益分配、戰後重建這塊利益有多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7776

也不用野心家, 一堆小老百姓也是希望島上其他人死光光
舊 2021-03-27, 10:52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mware離線中  
firmware
Master Member
 
firmwar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引用:
作者Swift
我是覺得不太可能討論出什麼百分百的絕對生存手段

但至少在第一波攻擊下,能夠讓自己和家人至少能保持一定行動力,這個還是值得討論的



具體來說, 就是準備全家人都要有一個自己的 "末日背包" 的概念

背包裡面要有什麼, 大家應該都很容易的想到

2020 COV19 大爆發那年, 網路上又開始掀起末日背包的準備, 我自己家裡也有去多備一些常用的藥 + 先買一些 "不是隨手買的到" 的物資 (e.g. 防穿刺鋼頭鞋/中小型刀具/口罩/護目鏡)


家中有慢性病的人, 自己要先想辦法備好藥, 前面有人提到 "多運動" , 沒錯這是非常重要的...

剩下就聽天由命, 就算死也要跟我老婆小孩爸媽死在一起...



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921後蠻多有點辦法的都安了地下水井抽水馬達甚至有柴油發電機~我家都有)
如果要扯是不是會遇到打仗這就扯不清了
我只能說要真的對岸打過來八成是美中大失衡了
在那時候八成有點錢跟背景的都早跑了(老實說必定包含我)
說不定戰事崩得極快也不用啥準備



常看 "末日/喪屍" 題材電影的, 確實電影中能活得比較久的, 都是那種大陸型國家的郊區, "柴油發電機/柴油四驅車/平常就會屯柴油/家中有槍彈&開山刀" 這些都是標配

此文章於 2021-03-27 11:15 PM 被 firmware 編輯.
舊 2021-03-27, 11:08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mware離線中  
祥風日照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99
咒別人死應該是沒那麼壞心

但那些屯大片土地的有錢人會第一時間跟著美國撤僑跑路
土地房產可帶不走,要留下來的窮人眼睜睜看有錢人搭飛機走
還要拿起武器保護他們的房產
這可沒那麼容易…
共軍要打之前需要集結,我們也會佈大量水雷,動員征召後備之類

還有,敘利亞是兩邊缺乏決定性武力持續內戰的結果
真實的台海戰爭沒辦法用傳統武器把每一座城市粉碎化
只要台灣癱瘓 晶圓就停止了 後面的飛彈都絕版 打一顆少一顆

各國以中立姿態干預封鎖 也沒那麼簡單就開幹
舊 2021-03-27, 11:28 P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祥風日照離線中  
EAC212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617
我就是覺得什麼都做不了呀,看實際一點,
自己先想像一下假設本島開戰,
如果你是敵方,站在戰略角度你會打什麼? 是不是先空襲投彈或飛彈打擊重點目標?
2天後..還有人會去上班嗎?還會有什麼地方在營業嗎?
會不會停電?
是不是大家都躲起來了?差別是自家躲還是集中躲..或者躲深山?
會對你造成威脅的順位是什麼? 我認為初期大部份人,第一時間會遇到的威脅不會是子彈.. 因為敵人還沒上陸..就算上陸..如果你是敵方軍人,第一時間你是會去攻佔重要據點還是先去濫殺平民?
我相信第一時間大部份人會遇到的威脅..第一是暴民..
之後就是等戰爭結束...
在這之中能做什麼? 不就找東西吃.和睡覺嗎...
還是第一時間你會把妻小放家裡,然後跑去找個營區說給你把槍你要上戰場?
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研究室的功能【先研究不會立即致死,再講求口感】。
民主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責任過錯推給人民。
民主的好處2....看看昱伸和三鹿,就知道民主多好了!!
死人的好處,就是怎麼說他都不會抗議。
有些不在台灣的人都特別愛台灣,而且把在台灣的人講的好像都不愛台灣!!!
猜猜看..在哪一個國家,想殺人不用拿刀拿槍,只要開車撞人然後灌幾瓶酒就好了。

此文章於 2021-03-27 11:34 PM 被 EAC212 編輯.
舊 2021-03-27, 11:31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C21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關閉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