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605
|
2025-09-30 台灣「教師荒」:為何年輕人不願從事教職?
「這份工作跟我想像的有落差,」她向BBC中文說。 當年她同時任教英文和家政,並兼任校內的設備組長,工時和工作量出乎預期。 「學生和家長也不好應付,不是一份很有尊嚴的工作。」 在台灣,像黃女士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常見。 當老師本來被視為「鐵飯碗」,現在卻出現嚴重的「教師荒」, 專家指長遠將影響台灣的人才培育和整體競爭力。 身兼多職的代理老師 在台灣要當老師,得先從相關科系畢業或修畢教育學程學分, 通過「教師資格檢定」、實習半年後方能取得「教師證」, 準教師們還得到各地參加「教師甄試」,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喘不過氣的行政工作 台灣教師還要兼任行政職務,缺乏專業行政人力配置。 除了各項活動仰賴行政教師統籌,近年教育政策頻繁變動, 包括12年國教、108新課綱等,皆需大量行政配合, 教師們經常被評鑑、訪視、報表等繁瑣流程壓得喘不過氣。 教師年齡斷層 過去10年,台灣每年報考教檢的人數多在9000上下,師資人數看似穩定, 但教甄報考人次從2015年起便跌破4萬大關,一路逐年往下,2023年只剩三萬多人。 教師薪資大不如前 據統計,過去20年台灣基本工資漲幅達230%,但國中小教師鐘點費僅上調5%至29%,落後於整體社會薪資水準。 八成教師曾受「投訴」困擾 根據工會調查,約有八成教師曾因自身或周遭同事遭到投訴而被調查, 這已成為教育現場普遍且深刻的集體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605
|
2025-09-28 教師赴教育部抗議校園濫訴 籲廢除校事會議
今天是教師節,數十名因校事會議受害的教師和聲援者前往教育部抗議, 提出校事會議的黑箱啟動、程序不公等亂象,並要求不容惡意濫訴、廢除校事會議。 參與抗議的教師們提出4大訴求,呼籲尊重教師專業,不要讓任何匿名投訴或空泛指控,毀掉教師的專業與名譽; 終止校事會議的教育黑箱,必須建立公開透明的制度; 廢除校事會議,重建友善的校園; 打倒校長東廠,重審教師冤案。 針對校事會議造成的濫訴情況,教育部回應,已邀集法制專家、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共同研議, 加速完成相關修正,年底前會優化校事會議機制,讓教師能安心教學、學生專心學習。 為維護教學秩序與教師專業,教育部訂有「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明確教師管教目的、原則及依法可採取的措施,並新增必要情況下的「阻卻違法」事由, 保障教師在正當管教或維持秩序時不會受到懲處。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